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电动汽车真的比燃油汽车的污染少吗?

   2020-09-24 第一电动网
61
核心提示:绿色和平组织和运输与环境部最近的一份报告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该报告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是披着羊皮的狼,该报告称

绿色和平组织和运输与环境部最近的一份报告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该报告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是“披着羊皮的狼”,该报告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现实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实验室操作中的2.5倍。

尽管该报告的结论围绕着一个几乎破天荒的想法,你实际上需要给一个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插电才能获得最大的好处,它们还突出了一个更广泛的问题——你如何衡量车辆的总体污染?如果这样做,那么电动汽车真的像设计出来的那样环保吗?

绿色和平组织/运输与环境报告的研究表明,虽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引用的官方测试结果显示,平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4克,但实际使用中每公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际上为117克,这与汽油和柴油车每公里164-167克的排放量相差无几。

这是因为PHEV的真正排放量取决于你如何驾驶它。如果不插电,则PHEV的表现类似于传统的混合动力车,只是多了200千克的电池。此外,如果你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得很快,燃油发动机仍会点火,从而抵消了电池动力的排放优势。

基于这些发现,绿色和平组织认为,汽车制造商只是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借口,而不是停止制造污染内燃发动机,因此,这种汽车应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与纯汽油和柴油一起被禁止使用。

他们的论点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很多人会因为官方公布的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而购买了PHEV来减税,而一旦他们买了车,他们就不会在意以一种实际并不环保的方式来驾驶它。制造商和车主都可以假装采取了绿色行为,而不必真的那么做。

这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说明当需要进行彻底变革时,会出现进退两难的局面。你可以创造更好的技术,但只有人们在按照预期使用它的情况下,它才会发挥作用。

对于纯电动汽车(BEV)的拥有者来说,PHEV是一种“入门车”。有了PHEV,你就可以习惯在家里给电动汽车定期充电,而不必担心要在长途旅行中充电。如果按照预定的方式使用,它们基本上可以成为在当地旅行的BEV,只有在你去更远的地方时,才会变成燃油汽车。

如果你在长途旅行中遇到交通堵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仍然比传统汽车好得多,因为它们在几乎静止不动的交通堵塞中缓慢前行时主要使用电力,而在速度提高时就会启动引擎。

如果你买了一辆PHEV,并按照它设计的方式来驾驶,它确实可以成为一辆非常经济和环保的汽车。遗憾的是,绿色和平/运输与环境研究表明,许多PHEV车主并没有这样做。

你可以明白为什么绿色和平组织指责制造商明知会发生这种情况。有很多关于生态友好的可疑汽车营销。

柴油门是最引人注目的争议,但在2020年初,丰田的一个广告在挪威被禁止,因为它的说法没有根据。这则所谓的“自动充电混合动力”广告暗示,丰田的雷克萨斯高档汽车拥有“无限续航里程”,因为你不需要为它们充电,却忽略了你当然需要时不时给它们加油的事实。

这种对BEV的明显攻击听起来像是雷克萨斯已经发明了某种形式的永动机。雷克萨斯的混合动力车仍然以“自动充电”作为卖点,好像这是一种新东西,而所有的混合动力车事实上都是这样运作的。但现在这样的说法已经很少了,反正雷克萨斯很快就要推出名为UX 300e的BEV了。

然而,就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论点而言,生态友好不仅限于尾气排放,随着PHEV争论的日益激烈,纯电动汽车新品牌极星(Polestar)相当及时地发布,认为制造商应该让制造过程中碳足迹的信息更加透明。这与你会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常见论点相吻合,愤怒的电动汽车反对者声称,电动汽车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比内燃机车更多,因此它们并不真正环保。

这是事实,极星已经承认,其极星2汽车在离开工厂之前产生了26吨的碳足迹,这比它的姐妹公司沃尔沃生产汽油驱动的XC40 SUV所需的碳足迹还要多。然而,由于全电动的极星2可以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而不产生碳足迹,所以在行驶5万公里后,XC40的污染会更严重。

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但却将争论打入了一个潜在的深层困境,要找到汽车制造供应链的真正碳足迹并非易事,因为来自全球众多来源的零部件太多了。极星已经为自己的汽车做到了这一点,但由于牵涉到太多的经济利益,它不太可能说服其他制造商效仿,因为这可能会让它们看起来像柴油门对大众的影响那样糟糕。

绿色和平组织的PHEV研究表明,存在着一种猫捉老鼠的生态游戏,政府制定了绿色目标,制造商试图在尽可能不破坏商业模式的情况下实现这些目标。不幸的是,这个游戏意味着,当我们将交通工具转变为对全球变暖和城市空气污染影响较小的车辆时,将会有更多有问题的说法需要解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