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全国两会剑指碳中和 现代汽车集团深度融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2021-03-11 5e
65
核心提示:全国两会顺利召开,中国2030碳达峰明确路线。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是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基础。聚焦汽车产业

全国两会顺利召开,中国“2030碳达峰”明确路线。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是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基础。聚焦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面向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变革愈演愈烈。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背景下,现代汽车集团着重关注新能源汽车全球化、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等问题,并竭尽全力为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做贡献。

“电动化”与“氢能”双战略齐头并进,现代汽车集团实行全栈式发展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课题,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相对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为争取实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强烈号召国内各行业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中,再次明确中国要争取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对中国新能源发展政策提出了纯电动和氢能的双技术发展路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深化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和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布局。作为全球新能源技术的集大成者,现代汽车集团以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在“三纵三横”方向上实现全栈式发展的汽车集团。截至2020年,现代汽车集团在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中排名第四,在FCEV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排名第一,已经成为被公认的唯一一家具备环保领域全解决方案的企业。与此同时,现代汽车集团已经完成相关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布局。


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SUV NEXO

2021年初,现代汽车集团郑义宣会长在新年贺词中提出“2021年要向新发展动力转换,聚焦环保、未来科技与商业竞争力创新。” 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到2025年推出电动汽车共23款,实现全球市场电动车型年销量100万辆以上的目标,跃升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电动汽车领军企业。

按照现代汽车最新“2025战略”,现代汽车将作为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引领未来移动出行,并明确智能移动出行产品、智能移动出行服务以及氢能解决方案为三大支柱业务方向。截至2025年,现代汽车计划共推出12款以上电动车型,其中包含衍生电动车型以及基于现代汽车集团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电动化全球模块平台)的专属电动车型。

依据最新中长期战略“Plan S”,起亚将加速向电动化的全面转型,计划将电动车型扩充至11款。

在中国,现代汽车集团携手两家合资企业北京现代与东风悦达·起亚,已经率先投放了多款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产品,积极响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于环保出行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借助现代汽车集团全球最具竞争实力的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现代汽车电动汽车专属品牌旗下首款量产车型全新IonIQ(艾尼氪) 5也已在全球推出,凭借独树一帜的创新设计、强劲且环保的卓越性能、先进的互联科技与极致的安全性能,开启环保电动出行新时代。


现代汽车电动汽车专属品牌IonIQ(艾尼氪)旗下首款量产车型IonIQ(艾尼氪) 5

在氢燃料电池领域,作为最早研发氢燃料电池车的车企之一,现代汽车集团是全球首个量产燃料电池汽车的品牌。仅在2020年,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车销量就已经占全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的75%,处于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领导地位。根据现代汽车集团中长期氢能及氢燃料电池车发展蓝图“FCEV 2030愿景”,现代汽车正在加速研发全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并计划将其拓展应用于城市空中出行、汽车、船舶和火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到2030年将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年产能提升至70万套。


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

面向中国氢能市场,在2020年,现代汽车就先后与中国长三角、京津冀两个氢能示范区合作伙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筑氢能源产业生态系统,推动中国市场氢能应用长远发展。通过氢燃料电池技术战略合作,预计截至2025年,现代汽车与合作企业将在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分别普及氢燃料电池卡车3,000辆和1,000辆,持续助推中国氢能产业发展。

氢能事业落子广州,现代汽车集团深度融合中国新能源产业

全球气候问题和能源安全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了脱碳目标。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已经得到各国广泛认可。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向全世界郑重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在提升新能源产业基础能力的“三横”方面,现代汽车集团除了在中国不断完善电动化、智能化的车型产品线,同时还率先将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引入中国。2021年1月15日,现代汽车集团宣布与广州市广州开发区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在广州市广州开发区成立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氢能技术领军者,现代汽车将充分利用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与国内相关领域重点企业紧密合作,积极参与氢燃料电池试点项目。


现代汽车集团与广州市广州开发区政府签订投资协议

右三: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克庆;右二:广州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胡洪;右一:广州市黄埔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勇

左三:现代汽车集团(中国)总裁李光国;左二: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李赫埈;左一: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承灿

2021年3月2日,现代汽车集团全球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和销售基地正式奠基动工,命名为“HTWO广州”,这是首个以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专属品牌HTWO命名的工厂。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开发区,占地20.7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下半年正式竣工。届时将建成为包含氢燃料电池堆工厂、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工厂、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在内的综合型基地。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由现代汽车集团100%持股,预计到2030年总投资将达到85亿元人民币(含工厂运营费用)。规划年产6,5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并将视中国市场和政策需求适时扩大生产供应能力。未来,除了推广氢燃料电池车之外,现代汽车集团还计划持续扩大其他领域的氢能应用示范运营。


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汽车的燃料电池技术引入,明显区别于其他在华推广氢燃料电池产品的全球汽车厂商,最大程度展现了现代汽车对中国氢能市场的重视。现代汽车也将以此为起点,借助其在全球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强大技术优势和行业领导地位,助力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快速发展。

正如现代汽车集团(中国)总裁李光国在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当前全球众多国家及企业纷纷致力于碳中和,现代汽车集团为此将竭尽全力。我们将积极推进未来技术开发和商业模式创新。同时,现代汽车集团正在积极促进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自动驾驶、城市空中出行(UAM)、机器人等业务,希望通过这些业务降低碳排放,尽快实现碳中和。”


现代汽车集团对未来城市智慧移动出行的创新愿景

现代汽车集团提出了城市空中出行(UAM)、个性化定制车型(PBV),集交通运输和社区活动于一体的中央枢纽(Hub)三种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个人飞行器(PAV, Personal Air Vehicle)作为一种可以电动垂直起降无需跑道的飞行器,是组成城市空中出行(UAM)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个性化定制车型(PBV)则是一种在地面上行驶的环保车辆,可为乘客提供量身定制的移动空间和服务。

中央枢纽(Hub)拥有停机坪和多个PBV对接站,可以使UAM和PBV的出行方式实现无缝对接,同时是一个可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服务的公共空间。

不忘初心,践行社会责任,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现代汽车集团与中国市场携手已近20年,在持续加大技术、产品与产业投入的同时,一直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立足中国国情,不断深入到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以“携手共进的世界”公益理念为指导,现代汽车集团构建了“Green Move 共护绿色”、“Safe Move 共建安全”、“Happy Move 共献关爱”、“Dream Move 共筑梦想”、“Next Move 共享价值”五大板块体系,不忘初心持续开展公益活动。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年度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20)排名中,现代汽车集团连续5年位列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并且连续2年全行业排名第四。


时任现代汽车集团首席副会长的郑义宣会长与志愿者一起参与治沙活动

放眼未来,现代汽车集团作为中韩两国合作典范,将借助于对新能源、新技术领域的持续投资,确保在未来科技领域领先优势,并以前瞻的战略布局和深厚的技术积淀,更加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和中国新能源产业同频共振,进一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