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充电桩行业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扩张。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短板也开始显现,“里程焦虑”可以说是困扰新能源车主的最大问题之一。充电桩市场还有巨大空间并且远未成熟,未来两三年还会进一步洗牌,有望突破行业杂乱、企业盈利困难的瓶颈状态。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充电桩行业也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扩张,多家上市公司正持续推进在充电桩市场的布局。
前不久,蔚来汽车宣布在全国已经累计布局超过1万根充电桩,遍布269座城市。无独有偶,7月底,广汽集团宣布投资成立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围绕充换电网络建设及运营等业务,预计2025年将在全国300个城市建设2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
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对于推广发展新能源汽车至关重要。有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超预期增长,充电桩产业链有望迎来风口,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竞相入局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达80%左右,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以上,到2025年销量有望接近千万辆。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激增,配套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大。面对行业发展的无限潜力,多家公司正在持续推进在充电桩市场的布局。不仅有蔚来、广汽等整车企业,电池厂商和传统石油巨头近日也均在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
近日,中石化福建石油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合作建设的首个“光伏充检”加能站项目投入运营。该站是集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电池检测等多项先进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型加能站。此前2021年4月份,中石化就已经宣布与蔚来合作,于2025年前在中石化全国网点中建成5000座蔚来换电站。
不仅仅是中石化,英国石油公司于近日与阿维塔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加速中国超快速充电网络的发展。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6月,我国新增充电桩130万台,是去年同期的3.8倍。截至今年6月,我国已累计建成充电桩392万台,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基础设施,2025年将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充电桩相关企业24.9万余家,其中今年前7个月新增注册企业5.4万余家,增速达41.9%。
盈利难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多,新能源汽车的短板也开始显现。“里程焦虑”可以说是困扰新能源车主的最大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需要出远门的情况下,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凌晨四点起床抢充电桩等现象遭到消费者吐槽。可以说驾驶新能源汽车,充电是绕不开的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完善,面临着部分私家车因住所限制未能随车配桩、公共充电场站利用率低、充电难充电慢等诸多挑战。同时行业的壁垒较低,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压缩了行业的盈利空间,盈利问题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2014 年,国家放开充电桩市场,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到 2017 年,国内充电桩生产商和运营商达到 300 多家。
但从2018 年开始,行业开始洗牌,充电桩市场竞争失序,价格战频繁。多个城市均出现过充电桩平台拼低价抢用户的现象,“大降价 ”“免服务费 ”“大额优惠”等促销活动不断。陆续有企业因资金链断裂支撑不住而退出,到 2019 年底仅剩 100 多家,这些企业中大多数都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
据了解,目前充电桩运营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充电服务费,企业的收入完全由客户的充电量需求决定。同时前期过高的投资建设成本、充电桩布局不合理、运营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导致运营商投资成本回报周期长、短期难以盈利。
迎来风口
业内普遍认为,从政策驱动上看,充电桩的投资建设作为“新基建”系列,有望成为2022年基建促增长的重点领域之一,获得政策支持适度超前发展,充电桩产业链有望迎来风口。
国元证券分析称,在 2030 年车桩比 1:1 的目标约束下,预计 2020 年至 2025 年充电桩累计市场空间将超千亿元。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充电桩市场还有巨大空间并且远未成熟。充电桩数量的缺口和明确的政策指引也将吸收更多不限于传统运营商的新玩家入局。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充电桩行业,市场竞争加剧,未来两三年,充电桩行业还会进一步洗牌,有望突破行业杂乱、盈利困难的瓶颈状态。
在此环境下,企业需要完成相对完整和成熟的商业布局。在这个重资产的行业,资金实力较差的企业极易被市场淘汰,兼具实力与资本的企业才有望成为最终的胜者。
有业内专家建议:“尽管绝对数量快速增加,但从消费者的便利性角度看,我们的充电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现有充电基础设施,有大量的创新工作要做。”新玩家需要学会从应用场景倒推所需资源,然后结合自身优势进入各细分领域,促使运营格局和行业生态不断发生变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记者 杨冉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