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赢了,为什么会利好比亚迪?
首先,从拜登发布的讲话来看,他在能源方面的政策立场为:支持清洁能源革命,计划对气候和环境投资2万亿美元,确保美国实现100%清洁能源经济、2050年之前达到“净零排放”,并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
相比之下,特朗普坚持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并废除“清洁能源计划”,坚持发展传统能源经济。如今,对于依赖美国市场的汽车企业来说,又能够再回到全球统一的路线上——新能源汽车。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近日就表示,虽然大众“已与特朗普政府真正建立了可信赖的关系”,但“民主党的发展计划与大众推动电动化、抗击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更加一致”。
誓言“重塑美国灵魂”的拜登,能否将扭转旋涡中美国的汽车产业?暂无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拜登能够信守诺言的话,对于整个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利大于弊的。
77岁的“车迷”拜登
曾拯救过美国汽车业
拜登的父亲是汽车销售出身,曾经营过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公司的两家车行。
高中的时候,拜登向车行借过一辆克莱斯勒300D,接自己的舞伴出席高中舞会。拜登结婚时,他父亲送给他一辆1967年产的雪佛兰克尔维特敞篷车做结婚礼物,如今这辆车还保存在拜登位于德拉瓦州的家中。
拜登(图片来源:Detroit Free Press)
“如果我不是有现在的这个(副总统)工作的话,我早就去飙我朋友的保时捷跑车了。”
2015年,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曾公开承认,他不想在2016年竞选总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希望能有机会亲自驾驶,通用汽车旗下雪佛兰克尔维特在2015年推出的新款跑车Z06。(白宫的特勤人员以安全为由禁止拜登自己驾车)
热爱汽车的拜登,如愿以偿的得到美国“打工人”的支持。
四年前,特朗普仅以1.1万票差距击败希拉里,拿下密歇根这个传统蓝州。而今年,拜登在该州取得超50%的选票力压特朗普。密歇根州众多的汽车业蓝领工人,也成为拜登逆转特朗普关键州之一。
实际上,密歇根州第一大城市底特律有“汽车城”之称,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福特、克莱斯勒、通用汽车的总部都设于当地,但这个城市却沦落为“废墟之都”,更在2013年申请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市政府破产事件。
当年,通用和克莱斯勒濒临破产时,时任总统奥巴马及副总统拜登就代表政府出手挽救密歇根州的汽车业。
就拿通用汽车来说,根据当时的重组计划,美国政府将再向通用汽车提供大约30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通用将通过破产保护程序,将其主要优质资产出售给新成立的通用公司。在新通用公司中,美国联邦政府持有60%的股份。
而通用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当初奥巴马政府没有看走眼。今年11月5日,通用汽车在底特律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Q3营收为355亿美元,同比持平。归属股东净利润为40.45亿美元,同比增长74%。
继承“奥巴马精神”的拜登,就曾经在推特上表示,以“奥巴马与我拯救汽车业,协助密歇根州经济反弹”作为吸引选民支持的佐证。
拜登的“新能源派”
特朗普的“传统燃油派”
“拜登当选对世界新能源车发展有促进,尤其是钴矿的海底储备充裕,未来新能源发展的潜力巨大。”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如是写到。
“我们过度担忧能源与资源对汽车行业增长的约束性,而没有考虑如何刺激消费,这样的问题出现值得思考,美国利益集团的固化思路约束世界新能源发展,现在特朗普下去了,世界新能源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在2016年的竞选纲领中表示,“气候变化远不是这个国家最紧迫的国家安全问题”,并将奥巴马的气候计划称为“极端主义对常识的胜利。”
特朗普也并未提出任何正式的气候计划,反而是扩大在包括阿拉斯加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在内的联邦土地和近海开采石油和天然气。
而且特朗普还一手主导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该协议是近200个国家之间的一项集体协议,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防止地球温度比工业革命前的温度升高2摄氏度。
2017年,特朗普宣布有意退出该协议,声称该协议可能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到2025年将使250万美国人失去工作。
此举,在当时引发硅谷精英们的强烈抗议。
首当其冲的就是纯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他在推特上发文称:“(我)将退出总统委员会。气候变化是真实的,退出巴黎协定对美国或世界都没有好处。”不久后,他辞去了特朗普的三个顾问委员会职位。
前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也在推特上曾宣布:“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因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我决定从总统委员会辞职。”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气愤的表示:“从巴黎气候协议中撤出,对环境不利,对经济不利,这让我们孩子的未来面临风险。”
一意孤行的特朗普,将巴黎气候协议描述为“对美国财富的大规模再分配”,并宣传是“破坏我们的经济,束缚我们的工人,削弱我们的主权和施加无法接受的法律风险。”
但实际上,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受新冠疫情影响,美国汽车和零部件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下降3.9%,从2017年1月特朗普上任时的95.6万下降到2020年9月的约91.9万。也就是说特朗普任期内,就业人数未增反降。
CFRA研究公司的能源股分析师斯图尔特·格利克曼说:“特朗普首先从化石燃料下手,而其目标是复苏石油。拜登在以一种低调的方式劝阻化石燃料,他会提倡一些不同的东西,而这些不同的东西需要时间来打造。”
上周,也就是11月4日,美国已正式退出了《巴黎协定》,成为迄今为止唯一退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而拜登则明确表态,上任后将会重新加入该协定。
2019年6月,拜登揭示了一项计划投入1.7万亿美元的气候变化应对计划,在今年7月的竞选演讲中,拜登将这一计划升级到2万亿美元,并再次重申将在2050年之前美国实现 100%的清洁能源经济,并达到净零碳排放。
今年10月,拜登竞选团队发布《清洁能源革命和环境计划》,《计划》对清洁能源实施计划作出了短期和中长期目标量化。
其中短期解决方案(拜登上任后将立即实施)包括:使用联邦政府的采购系统(每年花费5000亿美元)来实现能源100%清洁和车辆零排放。制定更加严格的燃油排放新标准,确保100%新销售的轻型/中型车辆实现电动化。
显然拜登上任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成为美国汽车产业的主要目标。而美国又身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第二大汽车市场,拥有三大传统主机厂,以及特斯拉这样一个新能源汽车巨头,对世界新能源车发展亦是利好。
机与危并存
汽车,是一个能带动就业和税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而新能源汽车,又是关乎科技、能源等诸多国家命脉的重要领域。从拜登的承诺中可以明确看到三类“复兴”举措:一,新能源基础建设;二,新能源补贴;三,政府采购。
首先,在基建方面,美国远远落后于中国和欧洲。
据Markline、美国可替代燃料数据中心统计,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分别为141.2万辆、7.5万个,对应车桩比18.88:1——即每18台新能源汽车,对应了1个公共充电桩。相比之下,中国对应的车桩比为7.77:1;欧盟对应的车桩比7.78:1。
特斯拉在美国自建的充电网络
特斯拉从2009年起就开始自建充电桩,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全球部署了2万个超级充电桩。此前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曾表示,特斯拉之所以能够实现销量碾压,主要归功于其充电网络的覆盖。
在2018年,特斯拉就曾表示,99%的美国人都处于超级充电站240公里范围内,充电的便捷性也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消费。《2017中国汽车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续航以及技术稳定性等问题的考虑是其购买新能源汽车时的最大顾虑。
其次,补贴激励政策仍然是美国电动汽车市场走向成熟的关键。
“电动汽车成本必须进一步降低才能具有竞争力。现在的情况是一旦失去补贴,电动汽车永远不会成为主流”,Cars.com执行主编Joe Wiesenfelder说道。
“如果拜登当选,预计市场将出现明显变化。如果特朗普连任,电动汽车可能再度摇摇欲坠,甚至倒退,因为它根本不在共和党政府的议程之中。”
靠补贴走量,特斯拉早有先例。截止2018年底,特斯拉在美国累计电动车销量超过20万辆,从2019Q1开始,其单车税收减免从7500美元减少到3750美元;自2019Q3开始,减免从3750美元减少到1875美元;2020Q1税收减免取消。
为了抵御税收减免下调带来的购置成本增加,特斯拉分别在2019年1月、2019年2月、2019年5月、2019年7月四次降价。
在美国2018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中,美国本土车企除特斯拉100%外,通用、福特都不到1%,新能源车型渗透率极低,发展空间更是巨大的。
此前,福特已经发布了首款纯电动SUV Mustang Mach-E,素有“纯电野马”之称,试图与特斯拉Model Y竞争。而悍马在最近也推出了纯电版的皮卡,欲与特斯拉皮卡试比高。在补贴的推波助澜下,老牌车企又有了开“新芽”的机会。
比亚迪大巴在美国交付
最后,在政府采购方面,比亚迪大概率会是“第一个吃美国螃蟹的”。
在今年2月20日,美国洛杉矶市长艾瑞克·贾西迪宣布该市已采购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纯电动大巴订单——155台,其中134台来自比亚迪。截止目前,比亚迪已向美国50多个客户提供了纯电动大巴产品。
而且比亚迪在加州兰卡斯特市成立了北美最大的纯电动大巴工厂,所有交付美国的大巴全部本地化生产。同时,比亚迪是北美唯一一家加入当地工会的电动大巴制造商,90%的员工均为当地招聘。
特斯拉Model 3出租车(图片来源:Electrek)
此前,特斯拉Model 3也变为出租车在纽约进行运营。在去年,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宣布购买了10辆特斯拉Model 3。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拥有一个40辆Model 3的车队,是美国首个提供纯电动出租车服务的车队。
每年5000亿美元的政府采购,想必也会利好比亚迪和特斯拉。
写在最后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迪斯还表示,即使拜登获胜,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仍将存在。美国的新决策者必须重新平衡贸易关系,努力将投资和就业机会带回美国。
“最终,大选是美国人的必须抉择,我们只能看着,我们只能适应。”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