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充电基建亮出蓝海底色

   2021-06-21 中国汽车报
70
核心提示: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加快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加快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助力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有望在下半年迎来建设高潮。值得关注的是,在此轮建设高潮中,充电、换电各种技术路线都出现新模式,不同主体根据自身特点投入到不同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多元化发展时期。

政策加持助推建设高峰

政策支持是此轮充电基础设施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加快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助力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5月12日,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企业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加快换电试点应用。可以看出,政策支持本身就是在引导换电、充电等各种模式齐头并进,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发展。

国家政策全面引导支持的同时,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也得到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充电基础建设已成为地方政府“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仅5月,就有多个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浙江嵊州、山东诸城、湖南湘潭、河南洛阳等城市也先后发布了本地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细则等促进地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在地方政策的加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望在下半年迎来小高潮。

按照《嵊州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十四五”布局规划》,预计“十四五”期间,嵊州市共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4434个,电动汽车充电站68座。诸城市也正在加快起草《诸城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验收细则》,并计划今年继续新建100座公共充电桩。湖南湘潭县电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湘潭县“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充电桩770个以上,完成投资1.2亿元。《洛阳市电动车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计划,洛阳将从规划、建设、运营、价格、安全等方面,进一步规范电动车辆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管理,到2022年将新增公共充电桩9500个以上。

在政策层面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市场层面,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加快,有专家称,下半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望迎来高潮。事实上,充电基础设施之所以能迎来发展高峰,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推进有着很大关系。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始新一轮快速增长,一直持续至今且有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各方普遍预测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200万辆。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必然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相关研究显示,充电体验是制约纯电动汽车购买的首要因素,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然。

各种模式涌入市场

在此轮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充电、换电等不同模式都得到了各方支持,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近日,蔚来与中国石化合作的首座换电站在北京石油小武基朝英加油站落成,能源企业与车企携手推动换电站的发展。在换电获得政策支持后,各方主体也正在加快该模式的市场应用。北汽集团也在通过与国家电网等企业合作,持续推进换电业务;南方电网则通过与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在重卡领域推进换电模式的应用落地。日本软银能源与奥动新能源在换电领域合作。长安新能源成立充电换电联盟的同时,吉利也在重庆等地加快换电模式的发展。

5月18日,力帆科技首款换电新车型正式在重庆量产下线。自去年9月正式发布以来,易易互联科技智能换电站已在重庆、杭州、济南、淄博、苏州、南京等地建设运营,并与广西省、江西省及老挝等国内外地区达成合作协议,累计签约换电站超过1000座,预计至2025年,易易互联科技将在全球运营5000座智能换电站。各地方积极申请换电试点的同时,换电阵营正在不断壮大。

4月24日,ARCFOX极狐首座专属超充站在北京正式投入试运营。广汽、蔚来、小鹏、特斯拉等车企纷纷布局超充站,推进超充模式发展。超充正在成为车企竞争的下一个新热点。

充电基建要“让市场说了算”

在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看来,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将会面临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将继续呈多样化的趋势。他认为,在充电基础设施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私人电动车以停车位慢充为主、公共充电站快充为辅。同时,在适宜的情景下推广运用换电技术。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理事长董扬则强调,进入普及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需求、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的模式都会有所变化,发展新能源汽车面临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因而保障新能源汽车顺利发展所需要的政策环境也应有所调整,首先最大的变化就是,进入普及期以后,市场应用场景和对产品型式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充电/换电、快充/慢充/超级快充,都有明确的需求。“我们需要适应这种应用场景和产品型式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董扬认为,“我们应该支持企业为多元化的市场开发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各种各样的产品。”正如蔚来的策略,“可充可换可升级”,在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过程中,一种模式难以满足所有市场需求,而多元化才是行业发展的生命力。

在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多元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政策、各方参与主体协同作战。董扬表示,从应用场景角度来看,政策法规环境要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普及,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品广泛应用。政策要考虑长期性,考虑新能源汽车普及以后的各种应用场景。比如目前家用的乘用车充电以慢充为主,普及以后,考虑到我国私人拥有固定停车位比例不高的现实情况,快充和换电的需求就会大大增加。要想解决充电体验核心痛点,政府还需健全充电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协同探索更多创新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同时加快先进技术研发,方可有效提升充电服务用户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此轮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但在政策推动下,更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让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充换电模式,而政策在给予各种模式一定的生存空间后,不要过度干预,才能避免出现类似过去的“僵尸桩”问题,正如董扬强调的那样,在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过程中,要“让市场说了算”。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