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汽通用五菱继续霸榜,比亚迪稳居第二,特斯拉上险环比大涨84.8%,上升至第三。长城汽车上险环比“腰斩”从4月第三,下滑至5月第十。
车型方面,宏光MINI稳居第一,特斯拉Model Y环比暴涨131%,首超Model 3夺得亚军,广汽AION.S位居第四。奔奔E-Star超越比亚迪汉EV跻身前五,而欧拉黑猫从4月第二,暴跌至5月第12。
根据交强险数据,2021年5月国产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17.8万辆,同比增长169.3%,环比增长6.7%。其中纯电动车上险量14.8万辆,占比83.3%,相比4月纯电动车上险量占比进一步扩大;插电混合动力车型上险量2.9万辆,占比16.7%。
车企方面,5月,上汽通用五菱上险31,043辆,环比增长7.6%,继续霸榜。其旗下有5款车型有销量,宏光MINI、宝骏E200、宝骏E100、宝骏E300、五菱荣光分别上险28,198辆、1,500辆、655辆、503辆、187辆。
比亚迪上险24,511辆,环比增长12%,稳居亚军。比亚迪旗下有24款车型有销量,其中,比亚迪汉EV上险最多达5,286辆,其次是比亚迪秦PLUS DM-i上险3,458辆,比亚迪汉DM上险2,473辆。比亚迪e2、秦EV、秦Pro EV、宋PLUS DM-i、比亚迪宋PLUS EV、比亚迪唐 DM上险均超千辆。
特斯拉上险22,096辆,环比大涨84.8%,从4月的第四,升至第三。其中个人上险量19,011辆,占比高达86%。特斯拉4月上险量暴跌后,5月大涨。之前有观点认为特斯拉4月销量暴跌是一系列维权事件导致的,但从5月回暖的表现来看,这种观点似乎并非完全正确,特斯拉的潜在消费者仍然很多。
长城汽车上险4,993辆,环比大跌58.6%,从4月榜单第三,下滑至5月第十。其中欧拉黑猫上险3,046辆,占比高达61%;欧拉白猫、欧拉好猫、欧拉iQ、魏派vv7上险分别为1,004辆、845辆、80辆、18辆。
广汽乘用车上险10,132辆,环比上涨12.2%,上升一位至第四。广汽乘用车旗下有6款车型在售,其中传祺AION.S仍为销量主力,上险高达6,764辆,其次是传祺AION Y上险1780辆、传祺AION V上险1449辆。
长安汽车上险6,973辆,环比上涨22.2%,从4月第九跃升至5月第六。长安汽车旗下有12款车型在售,其中奔奔E-Star上险6,091辆,占比达约90%。
北汽新能源上险4,494辆,从4月第14,上升到5月第12。北汽新能源的销售主力车型仍然是EU系列,其中北汽EU系列上险2001辆,北汽EU7上险1167辆;而其委以重任的极狐品牌共上险191辆,相比4月的90辆环比暴涨112.2%。虽然其5月上险暴涨超一倍,但相比其他品牌车型上万辆、上千辆的上险量,真的是不值一提。
车型方面,位居第一的宏光MINI上险28,198辆,环比增长7.8%。商丘、杭州、临沂、温州、武汉为其上险TOP5城市。
特斯拉Model Y上险12,744辆,环比暴涨131%,位居第二。上海、深圳、北京、杭州、成都为其上险TOP5城市,其中,上海、深圳、北京上险量破千。
Model 3上险9,352辆,环比增长45.3%,位居第三。上海、深圳、杭州、北京、广州为其上险TOP5城市。
位居第四的广汽AION.S上险6,764辆,环比下降3.6%。广州、深圳、天津、三亚、东莞为其上险TOP5城市,其中广州、深圳上险量破千。
奔奔E-Star上险6,091辆,环比上涨26.8%,位居第五。作为宏光MINIEV的直接竞品,奔奔E-Star售价仅为2.98万元起,价格实惠,以及四门五座的布局,比宏光MINIEV更实用,这也许是它销量高涨的秘密。天津、郑州、重庆、太原、成都为其上险排名前五的城市。
欧拉黑猫上险3,046辆,环比大跌近60%,位居第12。关于环比下滑的原因,长城汽车给出的说法是,芯片短缺所致。但有媒体报道说,欧拉黑猫之所以销量环比下滑严重,与这款车质量问题多发,及产品力有较大的短板,有着密切的关系。天津、温州、济宁、洛阳、杭州为其上险排名前五的城市,其中天津、温州、济宁上险量破百。
5月,大众汽车旗下纯电品牌ID系列上险量不尽人意,并未上榜。其中,上汽大众ID.4 X上险781辆,环比4月的739辆微涨0.57%。上海、北京、杭州、深圳、成都为其上险TOP5城市,仅上海上险量破百。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众ID.6 X今日上市,其定位中大型纯电动SUV,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并提供6座和7座车型可选。我们预计ID.6 X将助力上汽大众的销量再上一个台阶。
一汽大众ID.4 Crozz上险428辆,环比4月的678辆下降36.9%,上攻受阻。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为其上险TOP5城市,上险量均为两位数。
值得注意的是,欧拉白猫、比亚迪D1跌出榜单,取代它们的是别克Velite 6、威马EX5车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