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美国电动汽车现状:电池成本高 技术进步快

   2013-08-28 科技日报
59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迅速扩大。2012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11.3万辆,比2011年总销量的4.5万辆多一倍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迅速扩大。2012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11.3万辆,比2011年总销量的4.5万辆多一倍多。截至2012年底,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8万辆,占总乘用车的比例为0.02%;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2%,即有2000多万辆电动汽车行驶在世界各地的马路上。美国、中国和日本等“电动汽车倡议”15个成员国无论在电动汽车技术研发、测试、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领域,均独占鳌头。

纯电动车销量不佳,但混合动力车已站稳市场

人类开发和使用电动汽车的创意和起步极早,100年前全球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就已高达3万辆,但由于电动汽车成本迟迟难以下降,导致其性价比不能为市场接受,因此,在过去近100年的时间里一直发展缓慢。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和环保压力加大,世界许多国家加大了对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和使用的重视,过去的几年里,电动汽车在技术进步和销售等方面均取得令人刮目的成就。

美国对电动汽车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但选择的电动车发展战略则是混合动力车先行,在电动汽车各项技术较为成熟可以市场化后,再逐步过渡到纯电动汽车阶段。因此,尽管目前美国占据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三分之一以上(2012年底美国电动车保有量为71174辆,另有电动车供电设备15192台),但电动车销售量在美国总乘用车销量中所占比例仅有0.5%左右,远比挪威、日本、荷兰等国要低。然而,混合动力车占美国总乘用车的销售比例则高达4%,特别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销量占世界总量的70%,已经完全市场化运作而不再需要政府财政补贴。

电动车成本仍然过高,但技术进步加快

近年来,美国在电动车技术领域尽管没有取得什么重大突破,但却在稳步发展,特别是在决定电动车主要成本的电池技术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据美国能源部调查,美国电动汽车电池成本在过去4年里急剧下降,从2008年的1000美元/千瓦小时,下降到2012年的485美元/千瓦小时,预计到2020年,美国研究人员将使电动汽车电池成本下降到200美元/千瓦小时以下。

密西根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汽车技术联盟”美方负责人彭晖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制约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化的主要因素是电池成本过高,当电池成本再下降一半时,电动汽车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从现在技术发展情况看,再有5年左右的时间,电动汽车会摆脱对财政补贴的依赖,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彭晖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发展采用的是“弯道超车”战略,并且已经在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电池技术研发上取得领先。“但需要注意的是,发展电动汽车不仅需要降低电动汽车本身成本,而且需要在使用上提供配套服务,即需要建设足够多的电动车充电设施,否则用户会因为觉得使用不方便而拒绝购买。”他说,“与中国相比,美国大多数家庭都拥有私人车库,只需购买价格便宜的家用慢充设备,即可为电动车方便充电。所以只要在公共场所建设少量快速充电设施,就可以解决电动汽车使用中的充电难题。”

美国有关调查显示,在加利福尼亚州只需建设100个到200个快充供电站即可覆盖全州,为公众使用电动车提供便利的服务。

电动车技术研发经费大幅削减

目前,世界各国电动汽车发展均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特别是在技术研发方面。美国在消费者购车、建设充电设施和设备,以及技术研发方面均予以财政补贴和支持。

美国实施的主要补贴政策有:在保有量达到20万辆之前,根据电池功能情况,消费者购车抵税额最高可达7500美元;允许商用电动汽车供电设施建设成本的30%抵税(最高不超过3万美元),对消费者购买家庭使用的合格充电设备抵税1000美元;另为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基础设施测试计划拨款3.6亿美元。在电动汽车技术研发方面,联邦政府在2012财年已为电池、燃料箱、汽车系统和基础设施研发拨款2.68亿美元。

由于尚未完全进入市场化,目前美国电动车技术研发经费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即能源部的支持。在面临联邦政府总体预算支出缩减的压力下,绝大多数科研领域的研究与测试经费也相应下降。今年美国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经费已经减少10%左右,明年的支持力度可能会进一步下降。相比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经费的下降,混合动力汽车由于已经逐步市场化,其技术研发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因此,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发受到财政压缩影响较小,技术进步为其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