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平行会议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表示,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投资将超过50万亿美元。
而作为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支撑技术,储能的应用价值近年来正逐渐体现。
目前,随着储能电池成本与技术经济性不断提高,动力电池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动力电池产销量爆发也意味着其报废的高峰期即将到来,实现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已被企业提上日程。
动力电池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金库”
“动力电池与储能其实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储能技术和清洁能源、信息技术共同推动下的能源互联网中,动力电池同样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个地位就像是构筑城墙的每一块砖,孤立地看似乎没什么作用,但无数个动力电池连到一起,却能建造出能源互联网‘帝国’。”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CEO张雨描述,通过移动式能量存储装置、能源系统储能、最基础的后备电源,以及还在设想中的“能源银行”,动力电池可以介入能源互联网系统,并推动能源互联网的构建与实施。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早前在《中国能源互联网商业生态展望》中预测,到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的总体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7%。对此,张雨分析,动力电池和能源互联网都是成百上千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这两者间如果发生联系,影响力不容小觑。
据高盛预计,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价值将达到400亿美元。国家工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锂电池的产量达到78.42亿只,同比增长40%;中国动力电池产量达到29.39吉瓦时。3月,由国家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 《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年,动力电池行业总产能超过100吉瓦时。张雨表示,这组数据足以说明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锂电池有望占市场主流地位
近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7》(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球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68.7吉瓦,同比增长2.4%。其中,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位列第三,规模为1769.9兆瓦,同比增长56%。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占比最大,比重为65%,同比增长89%。
我国计划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500万辆的推广目标。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4月份的产销量数据,纯电动汽车销量在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中的占比约为83%。照此计算,到202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的产量约为415万辆,即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车、甲醇汽车等其他新能源汽车得到较快发展,纯电动汽车预计也有近400万辆的规模,仍将占据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而这近400万辆行驶在路上的纯电动汽车,就是400 万个移动的储能装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