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一带一路”带动储能电池“走出去”

   2017-05-31 电池中国网
62
核心提示: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顺应时代的发展,加深国际间的能源合作。储能电

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顺应时代的发展,加深国际间的能源合作。

储能电池在国际上应用范围广、市场空间大,未来再生能源的利用都要靠储能。目前我国铅蓄电池技术已经发展成熟、相应的配套设施也较完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锂电池的使用量将越来越大。据业内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锂电池储能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6.64GWH。各大电池厂商看到储能的商机纷纷投身布局。“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为我国储能电池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储能企业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开始“一路向西”加大市场开拓步伐。

南都电源布局欧洲

据了解,2017年4月,南都电源与德国Upside 及UI 两家公司就共同在德国建设、运营和出售用于一次调频服务的储能系统项目,签署《储能项目合作框架合同》,投资总金额约为4200 万欧元,预计2018 年年底前完成全部项目建设,未来各方将在此基础上扩展更大规模的合作。

本次项目规划,合作各方将共同在德国建设、运营和出售已取得德国电网输电运营商预认可的用于一次调频服务的储能系统,初期建设总容量为50MW,这些项目分别位于德国萨克森州、勃兰登堡州等地,项目前期选址、电网输电运营商预认可、建设规划、征地等手续已基本完备,处于待建状态。

南都电源表示,公司通过与其合作,采用先进储能电池技术,配合快速响应的储能变流系统,凭借电池技术优势与Upside 及UI强强联合,实现对调频储能市场的深入参与,拓展调频储能系统在德国及欧洲的全面应用。德国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居于全球领先水平,南都电源成功进军发达国家储能调频市场,为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打下坚实基础,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比亚迪牵手意大利跨国电力公司

据报道,2016年6月,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与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首席创新及可持续发展官Ernesto Ciorra在比亚迪坪山总部签署框架合作协议,确定双方的合作领域将全面覆盖大型电力储能项目、家庭能源储能项目和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设施,地理范围包含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市场。

据相关人士表示,不管从能源角度还是环保角度,可再生电力资源、储能资源以及电动汽车都将构成从发电、储能到用电的零排放能源生态系统,这是全球能源发展的大趋势。比亚迪拥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产品,本次合作意味着,国产储能产品获得跨国电力公司的认可与信赖,将为国产储能产品“走出去”增添动力。

猛狮科技落户南亚地区

据猛狮相关负责人介绍,猛狮科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合作,计划未来几年将在巴基斯坦投资数亿美元,用于储能电池等清洁能源领域。目前,猛狮科技已经在尼泊尔、印度、孟加拉等国也建立了大量的储能设施,积极布局南亚储能市场。

据报道,2016年6月,猛狮科技体验店落户巴基斯坦,该店主要经营电动交通工具(包含电动两轮车、电动单轮车、电动四轮车)摩托车电池、铅酸储能蓄电池、UPS电池以及太阳能系统等。

相关负责人表示,巴基斯坦是目前唯一同中国达成自贸协定的南亚国家,猛狮科技巴基斯坦体验店的开业,有利于公司智能交通工具、电池产品、储能产品以及清洁电力工程项目快速融入南亚市场,对提高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加强和深化国际市场的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天储能:科技助力 出口印度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和电动汽车的不断兴起,储能行业迎来发展契机,如何提供更安全、更稳定的高效储能设备,成为整个行业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天科技进入储能行业起步虽晚,但凭借坚实的研发基础和创新工艺,已经成为高性能锂电池智能制造领域的领跑者。

为了把产品销售的触角延伸到海外,中天科技果断决定实施“走出去”战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天科技从2013年开始,相继在海外设立多家工厂,至今已建成的4家工厂中,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有印度工厂、乌兹别克工厂及印尼工厂。近年来,中天在出口产品的同时,也逐步向工程总承包延伸,在印度市场,成功夺得印度国家电网两个总包项目。

中天科技在“一带一路”上的纵横驰骋,一方面满足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过程中重要领域的产品和技术需求;另一方面中天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我国储能电池企业积极投身其中,不断向西,布局沿线国家,不仅寻找自身企业在海外的一片天地,还将加强国际间的储能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