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锂电池安全问题引关注

   2016-06-23 果壳网
57
核心提示: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循环次数长,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比如我们常用的充电宝就是由一节节18650锂离子电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循环次数长,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比如我们常用的充电宝就是由一节节18650锂离子电池组成。

这种电池同样组成了笔记本的电池。

当然锂离子电池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应用。比如智能手机、移动设备绝大多数已经是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电动助力车,电动汽车产业对于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未来的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也必将大放光彩。

可是在锂离子电池造福人类的同时,它同样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时常发生的锂离子电池的燃烧和爆炸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在2016年5月31号下午5点53分,江苏南通启东的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发生锂电池火灾爆炸事故,发生事故的是位于启东市南苑西路上该公司一栋三层锂电池满电态搁置仓库。消防官兵赶到后迅速开展扑救。在处置中,现场又突然发生爆炸。事故当场造成12名企业员工和8名消防队员受伤。随后,伤者被紧急送往南通和启东医院抢救治疗。然而还是有1名消防人员和1名海四达员工经抢救无效身亡。

目前初步调查出的事故原因,由于电池内部短路造成迅速升温,同时影响相邻的电池发生变化造成的爆炸。

还有就是2016年1月1日的特斯拉ModelS充电中起火、北京南京合肥等多地电动车充电自燃、深圳电池厂突发大火、湖南运送锂电池货车高速路起火等事故。

据美联社报道,波音警告客运航空公司称批量运输锂离子电池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火灾。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也发布声明称,其进行的测试表明运输锂电池存在巨大风险。

总体而言,根据FAA的统计数据,1991-2007年间所发生的电池事故中,27%是锂电池事故,而这些事故中,68%是由于内部或外部短路造成,15%是由于充电或放电造成,7%由于设备意外启动,10%为其他原因。锂电池一旦出现燃烧情况,只有在它消耗完后,燃烧才能够被熄灭,而且航空器上所配备的HALON1301灭火剂对阻止锂电池热失控根本起不了作用,这样锂电池航空运输的安全风险更为突出。

锂电池虽然体积很小,却具有很高的能量,同时含有可燃的电解液。这种能量如果应用的好就是高效的能源,应用的不好就会产生大量的热引发燃烧,形成灾害。一个电容为2-3Ah的锂钴18650离子电池的电能量就有25-40KJ,而它燃烧之后化学反应能产生的热量能达到280KJ。也就是说锂离子电池一旦发生热失控,其产生的热量是很大的,所以它的危害性也很大。可以看看锂电池发生热失控后的样子。

科研人员实验表明由于锂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内部发生热失控反应,产生气体使得锂电池正极发生泄漏,从而形成小型的橘红色炬状火焰;与此同时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开始喷出并发生燃烧,很快形成强烈的火焰;之后正极处产生大量的白色火星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释放出大量气体并且剧烈燃烧。在几秒内这种现象速度加快,并发生爆炸性反应,产生巨大声响。

锂电池燃烧时最高温度可达700多度,可见燃烧反应的激烈程度。

那么平时我们使用锂电池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不要过度的充放电。

过充和过放会对锂电池造成很大的伤害,也很可能会使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引起燃烧。

现在的锂电池的手机或充电宝在电池充满后都会自动停充。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锂电池在充满后,放在充电器上也是白充。而我们谁都无法保证电池的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特性永不变化和质量的万无一失,所以你的电池将长期处在危险的边缘徘徊。所以尽量不要过长时间充电。

同时经常用光锂电池的电量也是不可取的。“尽量把手机电池的电量用完,最好用到自动关机”。这种做法其实只是镍电池上的做法,目的是避免记忆效应发生,不幸的是它也在锂电池上是完全不适用的。如果你执意要用流传的“前三次12小时长充电激活”方法,实际上也不会有效果。

最好的方法是随用随充,随充随用。

不要让锂电池接触高温。

温度对于电池寿命的影响力其实很大。温度越高锂电池的寿命越低,有实验表明,在70多度时,电池池内部就会发生自发的放热反应,使得温度急剧升高。在130多度时锂电池会发生产生气体的反应,使得内部压力过大,顶开电池从而发生燃烧爆炸。

希望锂电池造福人类的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先进技术的研究还要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