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锂电储能市场:“画饼”是不能“充饥”的

   2014-06-24 北极星电力网
63
核心提示:储能,顾名思义就是将能量储存起来。上中学时,每当学到电磁感应这节课时,物理老师总是告诉学生:发电机发的电是不能储存的。事

储能,顾名思义就是将能量储存起来。上中学时,每当学到电磁感应这节课时,物理老师总是告诉学生:发电机发的电是不能储存的。事实上,电并非不能储存,而是目前能够直接储存电力的设备容量太小。

当然,现代科技还是想了许多种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的办法,所有方式基本可以归结为三类: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化学储能。而锂电池作为化学储能方式的一种,有专家预计,锂电池到2015年将占整个储能市场生产规模的16%。

对此,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兴提醒业内人士,虽然预计储能市场将有6000亿市场的“大饼”,但还要经历漫长的市场培育阶段。因此,在储能市场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画饼”是不能“充饥”的。

锂电池成本居高不下

据了解,国家电网对下一代储能电池性能和价格的期待是循环寿命达到5000次以上,价格达到1500元/kWh以下,效率达到80%以上。这样的指标,现有的储能系统尚难以达到。

“以目前锂电池的价格来看,配置储能系统有种小题大做的感觉。”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锂电”)电力储能营销部的领导认为目前锂电用于储能项目没有可操作的意义。

就拿技术相对成熟,但污染问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的铅酸电池来说,储能市场的铅酸电池售价为0.7~1元/AH,有1000多次的充放电;而锂系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的售价一般为2.5元/AH,电池组的售价为3.5~4元/AH,充放电次数也仅为2000次,每三年都要更换一次,显然也并非储能系统最理想的化学能源。

中国南方电网智能电网所主任余南华坦言,目前用在国家科学实验类示范项目上自然对成本的考虑不会太多,毕竟在示范项目中,意义远超过其本身的经济价值,因此电池厂商赔钱也愿意去做。但在市场环境中,肯定没有企业愿意做亏本的生意。以余南华的观点,在实际应用上至少要降到2块钱左右才会有市场,预计要到2017年储能市场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转折点。

实际上,在电池效率与成本难题短期难以突破的前提下,许多人相信,降低电池关键性材料的成本,对于储能产品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根据GBII的研究表明,目前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四个部分占锂电池高达约50%的成本。虽然近年来,四大材料的国产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正极的基础材料、隔膜、电解液原料等材料源头不在我们国家,企业在短期内摆脱进口依赖的可能性较小;这些都是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此外,国内锂电行业还存在生产工艺不先进、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造成的成品率低等问题。

储能技术路线仍未定型

“储能的技术路线有10多种,谁能保证锂电储能是未来大规模储能的发展方向?” 中航锂电的上述领导认为储能的技术路线仍未定型。一辆车的电池不过几十千瓦,而规模储能要几个、几十个兆瓦,怎么保持均匀性?现在是各种技术等待检验的时候。

对于储能技术中的物理储能如抽水蓄能、飞轮储能等有建设的局限性;但化学储能如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技术路线孰优孰劣也还难以评定。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兴的化学储能技术,在电网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仍然颇具争议。虽然磷酸铁锂是目前比较受关注的一种储能技术路线,但是维护难度大和安全性欠佳的缺点,影响了其大规模商用的步伐。

未来至于哪一种储能技术成为主导?几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劣,现阶段而言,论断哪一种储能技术一定会胜出还言之过早。可能在今后的很长一个时间段之内,依旧是各个技术并行发展,最后就看谁能够先将技术做成熟,谁先将成本降下来,那么谁就能先实现小规模的商业化。

商业模式不清晰

目前,我国约有40个储能示范项目,这些储能项目多起到示范、探索性作用,并没有做成盈利的模式。除了成本、技术的因素外;另一个最大的问题,储能没有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这个推动市场化的“加速器”。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常务副主任黄学杰表示,国内市场化的电力市场环境没有建立起来,这对国内储能市场的商业运作产生了很大的制约。对储能企业来说,市场决定研发;如果没有好的商业模式,企业没有动力做研发,即便有好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

他透露,比亚迪曾接到了美国杜克能源公司储能项目的订单,也中标了日本、加拿大等海外不少的储能电站项目。反而,比亚迪在国内的储能市场还没有得到施展拳脚的机会。主要原因在于,虽然我国的分布式储能已有小众市场,但大规模集中储能还未形成成熟的市场机制。对于市场化的运作,国内还存在颇多争议。

中航锂电的上述领导认为,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一旦电力能够像普通商品一样被大规模仓储,那么储能技术可能存在电力供给方、电网方、用户方和第三方运营商等多种商业模式。然而,储能的主要需求是跟新能源匹配,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和供电质量,并不是拿来做生意的。例如,在深圳,峰期时电价为每度0.936元,谷期时每度电只收0.234元。每度电差价约为0.7元。深圳供电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个储能电站靠峰谷差价实现盈亏的话,这算是一个切入点;但是至少需要5年时间。

这位负责人称,巨大的建设成本和漫长的资金回收周期,不仅业主方没有耐心,连地方政府行政领导也“等不及”。众所周知,中国官员实行的是5年任期制,建设储能电站并不能即时为本地带来经济效益,更无法体现他们在任期内的政绩。那么,相关政府部门并不一定会积极推动。

如今,储能市场遭遇技术瓶颈、价格居高不下,商业模式不清晰等诸多因素,一直制约着储能市场无法前行,也使得方兴未艾的锂电储能市场如同趴在玻璃上的一只虫子,前途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