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浅谈2016年全球燃料电池行业

   2017-02-10 重塑未来
57
核心提示:2016年已经过去,让我们一同回顾过去一年全球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目前,燃料电池产业在持续成长,让我们相信供应链虽并不稳健,

2016年已经过去,让我们一同回顾过去一年全球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

目前,燃料电池产业在持续成长,让我们相信供应链虽并不稳健,但已开始稳固。很多政策环境是正面的,但是燃料电池行业依然非常年轻,目前主要由政府支持。日本保持了他们的决心,去吸引更多的大公司。韩国保持与日本类似的态度。在欧洲和北美继续以他们典型的速度,提供足够的支持,以保持大多数公司,但不足以驱动真正的商业增长 。 只有中国似乎希望加强力度,有证据表明近期中国对燃料电池部署以及对科技的支持急剧而持续的增加。巴黎协定发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人类面临着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们需要部署解决方案。 巴黎协定为清洁技术解决方案和一些大牌投资者带来了一些推动力。 能源系统模型表明氢气和燃料电池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许多国家的经济低迷,加上一些重大的政治动荡,似乎使许多部署决定付之东流。

出货量

积极的一面是,2016年燃料电池出货量兆瓦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比2015年增加了三分之二。PEM燃料电池系统年出货量翻了一番,超过300兆瓦,其中交通运输方面的交付量也翻了一番,达到近280兆瓦。 交通运输方面的燃料电池首次出货量超过固定类型。

燃料电池单元(fuel cell units) 发货数量并无较多增加。 总出货量比2015年的6万单元数上浮了5千左右。日本Ene-Farm计划再次成为主要推动力,其年度出货量到年底可能达到约50,000台。 这些燃料电池单元中可能有10,000台是SOFC。 便携式设备的数量继续下降,尽管这些设备被很小的充电器占据,因此对供应链的影响有限,几乎没有MW数量。 诸如UAV和军用支持装置的应用在该领域中仍旧是重要的。 PAFC的出货量几乎翻了一倍,这表明Doosan正在开始掌握从UTC几年前获得的技术,尽管有Doosan在美国裁员的新闻。 MCFC和SOFC MW数总体看起来平淡,但在SOFC类型中不同公司和应用的份额已经改变。

行业

行业对政策和市场信号反应良好,一些公司正在探索不依赖政策,但依赖于经济优势,客户需求或企业目标的解决方案。 UAV型应用,以及用氢气与燃料电池装备仓库和重型车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所有这一切都应有助于推动技术开发,并增加供应链中重要角色的数量。 我们似乎每年都说,一些公司甚至可能开始从燃料电池中获得利润。 Ballard,Hydrogenics和Ceres Power都证明了大订单和融资仍然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失败的融资导致Inteligent Energy削减了一半以上的员工;在Doosan和POSCO的裁员,以及三星SDI承认失败并出售其燃料电池IP到科隆的消息,都证明了燃料电池行业仍然存在挑战。

政策

由于巴黎协定带来的重视,各国政府正在努力寻求如何满足其气候变化承诺。德国和葡萄牙现在在其电网上有大量可再生能源,需要平衡。燃料电池和氢气可以通过更有效的分布式发电(甚至使用化石燃料)来帮助能量储存。英国已经发表了一项关于通过在燃气电网中代替甲烷的氢的广泛使用来进行脱碳的研究,以及关于如何开发氢和燃料电池的潜力的路线图。两者都表明,燃料电池和氢气是抵御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的重要武器。法国宣布“氢领域”,美国正在跨越多个国家实验室审查“氢规模”,在日本,氢仍然是政府能源战略的支柱。

运输

无碳排放的运输还取决于新技术。 电池车辆是其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燃料电池具有续驶里程和充能时间的优点,并且可以更容易在重型车辆中实现。 部署的公共汽车数量的增加和卡车燃料电池的出现表明了可行性。

但是所需的这种减少不能由燃料电池单独实现,也不能由任何单独的技术实现。它们也不会来自小规模的试点和示范方案。燃料电池和氢气的许多优势在国家系统水平上实现,而不仅仅是终端用户或供应商。需要大胆的愿景,如日本政府所展现的几乎是独自建立一个行业,并有许多大公司支持,中国显示出发展同样规模的迹象。

这些国家每个都支持研究,开发和大规模推广。这当然由经济动机驱动,但也是环境问题需求导向。相比之下,其他地方的状况令人失望。大规模的系统改变在短期内不会发生 ,虽然在一些已经开始改变。燃料电池不是“银弹”解决方案。一旦如此,一些公司和一些技术将无法生存。但人类需要所有的技术来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将燃料电池投入使用,才能真正显示其价值,创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