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想普及FCV须削减燃料电池铂催化剂用量

   2014-06-06 日经BP社
49
核心提示:丰田和本田将于2015年开始销售降低了成本的燃料电池车(FCV,图1)。但据说其价格仍将高达数百万日元,似乎还难以走进普通车的行列

丰田和本田将于2015年开始销售降低了成本的燃料电池车(FCV,图1)。但据说其价格仍将高达数百万日元,似乎还难以走进普通车的行列。丰田的竹内仙光在2014年5月21~23日举行的“汽车技术会2014年春季大会”上发表演讲,称“(丰田)2015年将开始销售降低了成本的FCV。不过,要想(使FCV)大众化,必须进一步降低成本”。

图1:丰田的燃料电池概念车“FCV CONCEPT”的底盘


        FCV低成本化的最后难关,是减少燃料电池催化剂中使用的铂(Pt)用量*。丰田技术统括部新车推进组主任兼担当部长折桥信行表示,为实现FCV的大众化而进一步降低成本时,“面临的最后一道难关就是削减铂的使用量”。对FCV而言,“必须减少铂用量,最好彻底不用”,削减铂用量的课题无法回避。

据丰田技术统括部新车推进组主任兼担当部长折桥信行介绍,该公司为了降低FCV的成本,打算重点采取以下五项措施:(1)简化或停用某些部件;(2)使用量产部件;(3)简化部件构造;(4)削减材料费;(5)改善制造方法。削减FCV燃料电池的铂用量属于其中第4项。丰田在预定2015年上市的FCV上也以这五项措施为中心降低了成本,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降到该公司2008年推出的FCV“FCHV-adv”的5%以下。

必须削减铂用量是因为铂是一种昂贵的材料。铂目前在东京商品交易所的市价约为每克4850日元(2014年5月23日),每辆FCV的铂用量为几十克。2008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输出功率为80kW的小型车每辆使用铂32g,150kW的中型车使用60g,250kW的大型车使用150g。即使每辆车按50g计算,铂的原料费就高达24万日元以上。因此,要想大幅降低FCV的成本,必须削减铂用量。

用铂促进发电反应

FCV属于电动汽车,通过配备燃料电池,可以一边发电一边行驶。马达、电池、逆变器等能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通用的部件很多。目前FCV的主流是配备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PEFC),以燃料罐中填充的氢为燃料发电。

PEFC的电解质使用的是具备离子导电性的高分子膜,用燃料极和空气极夹住电解质构成电池单元(单电池)。发电原理是,供应给燃料极的氢气(H2)分解成氢离子(H+)和电子,氢离子移动到电解质中,在空气极与氧气和电子发生反应生成水。此时,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燃料极移动到空气极从而产生电流(图2)。铂催化剂的作用就是促进这一系列反应,在反应速度慢的空气极的用量尤其多。

图2: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PEFC)的发电原理

如何改善耐久性

竹内介绍说,削减铂用量的方法之一是改善催化剂的耐久性。耐久性提高,就能防止劣化,从而减少铂的用量。PEFC的催化剂一般采用在碳载体上吸附铂的材料。因此,要想提高催化剂的耐久性,需要分别提高铂和碳载体的耐久性。

FCV的燃料电池在起步、停止、负载变动以及匀速驾驶等多种驾驶状态下使用。气温、湿度和空气清洁度等使用环境也不恒定,要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使用。日产汽车的菅原生丰在“汽车技术会2014年春季大会”上发表的论文中介绍,PEFC的空气极电位会随着负载变动在0.6~1.0V的范围内变化。如果这种变动激烈地反复出现,铂会溶解再析出,使铂的颗粒变大、催化剂的有效表面积显著减少,从而导致催化剂劣化。

起步时也会使催化剂的有效表面积减少从而引起劣化。这是因为,向充满空气的燃料极供给氢气后,空气极的电位会上升到约1.5V。这会导致碳载体发生腐蚀,使其吸附的铂颗粒凝聚到一起。而且,碳载体的腐蚀还会损坏催化剂层的空孔构造,阻碍物质移动。

停车时同样会出现轻微的催化剂劣化。在这种状态下,PEFC无负载或低负载,空气极的电位会升高。因此,虽然不像负载变动时那么严重,但铂依然会溶解,在电解质膜中再析出,会加快电解质膜的分解。分解物会作为杂质吸附在铂表面,导致催化剂的活性劣化。另外,关于杂质的吸附造成的劣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也是劣化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些只是劣化现象的一部分,目前还没有完全掌握催化剂的劣化机理。因此,明确劣化机理、优化PEFC的驾驶条件等抑制催化剂劣化,提高耐久性的研究正在推进之中。丰田的竹内等人就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分析了0.207V以上的电位变化产生的碳载体氧化导致劣化的机理,通过巧妙控制FCV的驾驶条件,发现了降低碳载体氧化的可能性。

改进催化剂构造以及非铂催化剂方面的研究

此外,通过改进催化剂的构造来减少铂用量的研究也在进行中,其中之一是“核壳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的表面由铂微粒构成,中心部分由其他材料的微粒构成,通过将部分材料换成其他材料来减少铂用量。

例如,日本同志社大学就一直在推进中心部使用钯的核壳催化剂的研究。这种催化剂以前一次只能制造几十μg,现在开发出了大量制造的方法。

此外还有表面使用铂、内部使用铂合金,使催化剂的颗粒内部具有成分分布的“纳米相分离催化剂”的研究。

另一方面,不仅是减少铂用量,还出现了开发完全不使用铂的催化剂的动向,东京工业大学就是其中之一。东京工业大学在帝人、旭化成化学和东芝燃料电池系统等的协助下,开发出了不使用铂的催化剂“碳合金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在主要成分碳中添加了百分之几的氮等原子,详细原理尚未公布,但确认有氧还原活性。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