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宝剑锋从磨砺出 ——紧扣储能脉搏的昆兰新能源

   2020-12-15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47
核心提示:小试牛刀:储能预热期,含苞待放(2012-2016)2012年,昆兰新能源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 大容量MW级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开

小试牛刀:储能预热期,含苞待放

(2012-2016)

2012年,昆兰新能源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 “大容量MW级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开发”,采用阵列式技术架构,开启了昆兰新能源在储能领域的第一篇章。

2015年6月,家用储能产品获得澳洲、英国、欧盟认证,昆兰新能源首批家用储能一体机进入海外市场。

2016年,昆兰新能源进军用户侧储能电站领域,参与的首个项目——“天工国际储能电站”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

初露锋芒:储能商业期,一展芳华

(2017-2020)

2017年,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储能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储能产业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储能进入商业化元年。

2017年-2018年中旬,江苏成为用户侧储能的主战场,占据全国90%以上的用户侧储能市场份额。

在此期间昆兰在江苏近30个储能电站项目中扮演着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等角色。参与的典型项目:无锡星洲20MW/160MWh储能电站,该电站是全球最大的用户侧储能电站,也是国内首个增量配电网+储能电站。

同时,昆兰在北京、广东等省份也参与了多个用户侧储能电站的建设。其中,中化大厦储能电站位于北京二环核心区域,昆兰作为EPC供应商利用自身多项创新技术为客户量身打造,保障电站安全可靠运行。

2018年-2019年中旬,以河南电网、江苏电网、湖南电网为代表的电网侧储能兴起,在这一年间,全国多个百MW级储能电站建设投运,通过在变电站加装储能系统,满足电网的调频调压调峰需求。2018年,昆兰新能源中标河南电网100MW储能电站PCS标段,成为PCS主要供货商,参与一期和二期共4个站的PCS供货,昆兰新能源PCS凭借内置的“精准切负荷”功能,实现毫秒级响应省调指令,有效抑制了电网波动。

2018年9月,昆兰以EPC供应商的角色参与山西长治热电AGC联合调频项目的建设,火电厂调频类的项目对方案设计能力和产品指标要求极高,堪称“储能领域的珠穆朗玛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运行指标等都要经受严苛挑战。截至到2020年下旬,该电站保持零事故的可靠运行状态,运行Kp值和调节里程指标优异,是该区域最优质的项目。

2019年5月,位于英国约克郡,由昆兰提供的1.2MW/1.2MWh预制舱式储能系统正式投运,该项目满足英国G99标准,参与电网FFR调频及售电。昆兰工程师专业的技能及快速的服务响应,让海外客户大加赞赏。

2020年,新能源+储能兴起,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大力发展地区能源供给设施。水发兴业能源公司投资4.5亿兴建了西藏自治区内最大的光伏+储能+生态农业的100MWh示范项目,成为山东援藏引进的投资额最大的单体项目。经过十几家供应商投标的激烈竞争,昆兰新能源成功中标,成为该项目的储能系统集成供应商。日喀则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沙尘严重,为系统设计带来严峻考验,昆兰更具合理性和专业性的技术方案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同。2020年10月,山东东营8MW/16MWh光伏+储能项目,昆兰新能源成为业主优选的PCS设备供货商。

锋不可当:储能爆发期,乘风破浪

(2021-2025)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将“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智慧能源系统,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 。

随之而来的,就是电力有关单位迅速响应发展目标,制定相关的电化学储能发展规划,在这新时代浪潮下,多家权威行业分析机构用数据绘制出一幅2020-2025储能领域发展前景,其中指出,未来五年将扩大电化学储能产业规模至少十倍于当前现状,昆兰新能源已蓄势待发,迎接即将爆发的电化学储能市场!

未来,昆兰新能源将基于核心3S(BMS、PCS、EMS)技术基础,以及GWh级项目应用经验,以国际化视角,深耕国内外储能各种应用场景,将昆兰新能源的崭新历程浓墨重彩地写入储能发展的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