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深度探索储能市场与商业模式,推动西部可再生能源利用

   2019-11-06 中国电力报
70
核心提示:9月25-27日,由CNESA主办的中国储能西部论坛2019在西宁召开,论坛以探索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市场与商业模式为主题,众多行业专家

9月25-27日,由CNESA主办的中国储能西部论坛2019在西宁召开,论坛以“探索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市场与商业模式”为主题,众多行业专家就西部储能产业发展、市场机会、应用模式、技术路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电力报作为CNESA的合作媒体,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全版报道。

“今年,随着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的不断推进,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西北五省储能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在中国储能西部论坛2019上表示。近年来,“储能+可再生能源”成为西部区域消纳清洁能源的有效形式。

“储能+可再生能源”成发展重点

西部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排头兵,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十一五”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风能和光伏电站等一大批可再生能源项目在西部建设运行,这些项目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但由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存在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的特性,西部弃光弃风现象同样严重,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新疆、甘肃和内蒙古三地2018年弃风、弃光电量超过300亿千瓦,全国占比超过90%。在西部弃光弃风的当下,储能的重要作用凸显,“储能+可再生能源”成为区域发展重点。

青海省能源局副局长独金萍指出,青海南部至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这是支撑青海能源大规模建设的第一条通道,对于推动千瓦级清洁能源通道建设具有重要引领示范意义。而西部地区是“一带一路”的前沿阵地,其清洁能源存在消纳难、外送难、调控难等问题,储能是清洁能源得以充分开发利用的最佳技术支撑和有效的解决途径。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副主任董凌认为,储能是解决新能源发电和负荷用电时空不匹配的绝佳手段,能够将电力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进行解藕,使得传统实时平衡的刚性电力系统变得柔性。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首创共享储能理念,将电源侧、电网侧、以及负荷侧的储能资源以电网为枢纽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发挥价值。为保障收益,共享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交易已从今年6月全面铺开,收益由双方按比例分摊,实现了新能源场站和储能电站的共赢。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越表示,华能集团一直在积极推进储能项目的示范和应用,推动储能  示范项目建设。其中,华能清能院在青海格尔木光伏电站建成的国内规模最大的1.5兆瓦/3.5兆瓦时直流侧储能示范系统,以及哈密石城子2兆瓦时商业化光伏项目,均采用了华能清能院自主开发的直流侧接入技术,以解决光伏电站弃光问题。

储能进入调整期

2018年,我国储能技术应用呈“规模化”发展趋势,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应用将我国当年新增和历年累计储能装机推进到世界前三之列,引领了全球储能产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的格局。2019年,国家能源局印发《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2020年行动计划》,为“十三五”后两年储能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指明了方向。

在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储能产业目前仍处发展初期,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进入2019年以来,受相关政策和市场因素影响,储能产业进入了一个调整期。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最新数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了31.4吉瓦,其中非抽水蓄能储能项目累计装机为1.4吉瓦,占比4.5%。“在前两年加速发展的形势下,今年我们也看到了产业各方的‘理性回归’。目前,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1189.6兆瓦,今年上半年新增规模为116.9兆瓦,同比增长为-4.2%,出现了阶段性减速调整。”史玉波表示。

史玉波对储能产业这种调整有几方面建议,一是用户侧储能投资趋于理性,相关投资者进一步寻求峰谷价差以外的额外收益;二是电网侧储能投资冲动得到抑制,需要更为成熟的监管和激励机制;三是辅助服务领域实现初步商业模式探索后,对市场顶层设计和有效机制的需求凸显;四是更加深入地研究探索大规模储能推广应用的安全问题,相关标准和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

因此,他指出,现阶段我国储能产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这是产业发展到新一阶段的必要调整,放慢脚步,才能走的更稳,从而以坚实的基础去迎接产业的繁荣爆发。

储能的身份问题仍待明确

史玉波认为,储能已成为我国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技术支撑,但其在提高能源系统建设运行效率中的作用还需得到充分挖掘。此外,电力市场尤其是现货市场是促进储能商业化发展的关键,因此储能的身份问题不仅要在政策中予以明确,还需在实操中予以明示。

国务院参事吴宗鑫指出,在高比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情景下要想保持每个地区每小时供电和需求的平衡,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利用,需要创新技术发展和集成,包括各种储能技术、跨区域的长距离输电和智能电网技术、足够规模的储备发电容量,并且需要在机制、体制上取得重大变革,发挥需求侧响应功能,通过价格机制进行需求的削峰填谷。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在发言中呼吁产业各方秉承市场开放的思路,创造多元主体参与市场的新局面,以先进的市场化理念推动储能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在细节层面需要做到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解决储能参与市场的身份问题;二是创造性地实施储能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创新验证储能商业模式;三是继续以市场开放的态度推动可再生能源+储能应用;四是丰富市场主体参与电力系统服务的工作机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