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储能技术推动新能源微电网落地

   2019-10-23 中国能源报
62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微电网数量为35个,在全球装机排名中位列第二。微电网领域参与者众多,储能企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在推进储能技术

目前,我国微电网数量为35个,在全球装机排名中位列第二。微电网领域参与者众多,储能企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在推进储能技术研发、提升储能产品智能化水平、扩大储能在微电网的应用等方面,不少储能企业铆足干劲,用实际行动推动了微电网的建设与发展。

“储能是构建新能源微电网的基础,有提高分布式能源稳定性、改善电能质量、调峰等作用,在智慧能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0月11日,在第六届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中应用高层研讨会上,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配电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袁智勇说。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已建成微电网项目367个,筹建中微电网项目217个,总装机规模达8.4GW。其中,我国微电网安装数量为35个,在全球装机排名中位列第二。

微电网领域参与者众多,储能企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在推进储能技术研发、提升储能产品智能化水平、扩大储能在微电网的应用等方面,不少储能企业都铆足干劲,推动着微电网建设与发展。

解决方案多样化

研讨会上,围绕储能系统选择,储能企业给出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为微电网做储能选型和设计时,充电可用率、放电可用率、能量转换效率和系统损耗是重点考虑因素。由于不存在变压器和滤波器,加之开关频率较低,低压级联式和高压级联式储能系统循环效率高达90%以上,可有效确保微电网电能质量。”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郭威说。

西安精石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高级总监刘卫武介绍了集控链智慧储能解决方案,利用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与电力电子进行深度融合,独立控制每一处电池,交流侧也实现独立逆变,一处电池发生异常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储能系统更安全、更经济。

单一技术路线受限较多,混合储能方案受到热捧。“飞轮储能作为功率型的储能技术,与其他能量型的储能技术相结合,构成混合储能系统,通过总控单元进行协同控制,能够做到优势互补,更好地满足新能源发电对配套储能的需求。”沈阳微控新能源物理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江卫良说。

“将飞轮储能和磷酸铁锂按一定配比组成混合储能系统,按照一定的运行策略去调用飞轮出力或者是飞轮与锂电池联合出力,这样既能发挥锂电池能量大的优势,也可以发挥飞轮系统功率高、寿命长的优势,调频精度会进一步提高。”中国能建设计集团广东院储能技术中心主任楚攀进一步解释道,“混合储能系统将成为未来储能发展的趋势。”

中国电建江西公司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吴昌垣指出,铁锌液流电池具有环保、长寿命、满充满放无衰减、极致安全等优势,现场安装简单,适用于微电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目前已在余干“储能+”智慧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成功应用。

价值实现最大化

储能项目的运营效率决定了其收益能力。深圳库博能源储能事业部副总裁杨学明提出了储能系统运行的三个基本原则:开得起、关得掉、温度控得住。“在储能变流器(PCS)和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上层,设计一个远程终端单元(RTU),对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判断,实现整体运营效率可控。”

如何最大化发挥储能的价值?惠州亿纬锂能储能事业部电力储能技术总监蒙玉宝提出构建多价值场景下的储能系统,“只用在某个单一场景,储能的价值发挥是比较有限的,所以我们提出储能要有多价值的体现,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能兼容多场景、有统一的对外标准、配置比较灵活、安全可靠、易维护等,从而实现价值的叠加。”

组串集中式储能变流器就是其中的代表产品。“组串集中式储能变流器有组串式精细管理电池簇的特点,既能并网又能离网,可以同时覆盖、兼容多种应用场景,已在茂名地区首个风光储一体化微电网成功应用,目前运行状况良好。”西安新艾电气总经理倪同介绍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储能项目落地,怎样评估项目的价值,给企业、政府以参考?“储能的容量、类型、采取的控制策略、盈利能力等都要考虑。”国网浙江电力电科院能源互联网技术实验室相关负责人汪湘晋指出,目前国内外对储能价值评估软件的开发工作并不深入,主要用以学术研究,尚未过渡到商业化应用阶段,“我们自主设计开发的储能价值评估软件,通过信息输入、优化计算,能够得到储能配置方案、运行功能组合以及相应的收益情况,最后生成收益报告分析。”

安全问题是根本

“要想持续获得储能系统的产出价值,首先要把安全成本控制为0。”浙江高泰昊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峰道出安全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实现持续发展,储能企业必须将质量和安全放到首位,忽视安全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结合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热失控模型,我们开发出探测控制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等核心产品,能够实现分级预警、分级消防,解决高灵敏度和低误报问题,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烟台创为新能源技术总工程师黄丁玉介绍说。

怎样将关口前移,规避安全风险?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能源装备事业部业务总监田堃提出了储能系统电站的现场年检方案,包括一致性检查、安全性检查、设备检查、系统性检查等,防患于未然。

“标准对于储能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出口业务。”TüVSüD智慧能源部门经理邱必力指出,从设计、运输、安装到运行、维护,储能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要有相应的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储能要实现大规模应用是不太可能的。”

“我国储能产业目前处于调整期。难点有很多,包括融资、产业链、政策等。但随着技术成熟,随着可再生能源比重的增加,储能的价值一定会凸显出来,应用领域也会进一步放大。”浙江南都能源互联网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建华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