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B·古迪纳夫
M·斯坦利·威廷汉
吉野彰
从工作到生活,从阅读到游戏,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的运转,都依赖于锂电池。这项发明如同一道光,照亮了人类生活“说走就走”的旅程。
北京时间10月9日下午,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大学特聘教授M·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名古屋明城大学教授吉野彰(Akira Yoshino)分享了这一奖项,以表彰其在锂离子电池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
化学奖够“化学”吗?
近几年,诺贝尔化学奖经常被戏称为“理综奖”。今年花落锂电池,应该算是够“化学”的一次颁奖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说:“这次获奖可以说是众望所归。锂离子电池研究属于化学领域,三位科学家围绕材料化学的科学问题开展工作。化学奖颁给锂离子电池研发者,将极大推动化学学科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
其实,这次获奖的原创成果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他们三个人开创了锂离子电池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路径。
古迪纳夫和威廷汉都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做过基础研究。威廷汉指出二硫化钛(TiS2)是能作为正极的新一代固体材料,古迪纳夫及其团队表明钴酸锂(LiCoO2)能成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而吉野彰与其同事则使用聚乙炔(polyacetylene)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取得了成功。1985年,吉野彰利用钴酸锂和聚乙炔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制造出了第一块现代锂离子电池,并于1991年投入市场应用。
“事实上,5年前我就在想,锂离子电池应该获奖了。它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对现代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移动化、智能化都起了很大的作用。”陈军说。
“足够好”有多好?
古迪纳夫以97岁的高龄,成为了年纪最大的诺奖获得者。由于自己的英文名字,他在中国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足够好”先生。不过大家好奇的是,“足够好”先生“好”在哪里?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辛森于2015年8月中旬赴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今年5月回国,期间一直在古迪纳夫的实验室做博士后。“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他亲手改的,我还有他的手稿。改完之后,他会决定投哪个杂志,会给你建议,但最终他会听取你的意见。他是思想开明的导师。”
“我们组的研究特征是偏实用化,但仍以基础研究为主。古迪纳夫平时只要没事,就会出现在办公室。”辛森说。
在辛森的印象中,大家可以随时找古迪纳夫聊天,每个跟他相处的人都会觉得非常愉快。
“他对博士后没有特别多的要求,就是希望大家把日子过好、把学业做好。”辛森说。
2008年,第十四届国际锂电池会议在天津举办,刚回国不久的陈军作为大会秘书,负责接待威廷汉。在他的印象中,威廷汉为人和蔼,喜欢中国美食,爱吃咕咾肉;在学术上,他对锂电池有无穷的兴趣。
“我在日本时,曾做过二硫化钼(MoS2)储氢的研究,回国后开展TiS2储镁研究。当我跟他提起TiS2,威廷汉眼睛一亮,跟我说了很多当初储锂的相关科研内容,还跟我谈了TiS2作为正极固体材料没有产业化的原因。”陈军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研究员、副总工程师汤卫平与吉野彰的交流相对较多。这位打眼看上去并不起眼的老人,对研发工作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思路要柔软,工作要执着”。
2017年,吉野彰来上海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感慨中国车用锂电池发展之迅猛。同时,他表示:“尽管技术千变万化,但与之相对应的科学研究并非一日之功,在快慢之间寻求平衡与突破才是科技的真正要义。”
“我想,除了他们的智慧外,执着是三位身上都具备的品质。古迪纳夫今年97岁,吉野彰今年71岁,都还坚持在科研第一线。”汤卫平说。
未来路在何方?
这次诺贝尔化学奖花落锂电池,无异于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打了一针“强心剂”。
陈军说:“锂电池的基础研究,国际上公认美国领先,日本产业化做得最好。这些年中国培养了一批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开发的人才,整体水平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曹余良认为,我国锂电池产业规模世界最大,未来中国锂离子发展的重点应是如何把技术做得更好、产业做得更完善。
陈军表示,锂电池的研究核心是正极、负极材料以及隔膜,它正朝着高容量、金属化、固态化等方向发展。
辛森说:“当前,锂电池能量密度要不断往上做,相当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塞入更多的锂离子。但是,金属锂是碱金属,本身化学性质很活泼,肯定会带来一些安全上的不确定性。怎么去稳定正极和负极的化学安全性,这是锂离子电池未来要解决的一个重点。”
辛森表示,锂属于稀有金属资源,并不具备资源优势,因此除了锂电池之外,还应当做一些其他电池资源的开发,比如钠离子电池。
“客观来讲,锂电池性能还没有达到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的要求。呼唤新的材料与体系,这也是下一步以及未来十年国内追赶的方向。”陈军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