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汽车业,但凡能屹立到现在的造车巨头,无不没有两把刷子,比如自研自造的发动机和变速箱。
但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巨头们猛然发现,电动车根本不需要发动机和变速箱,更要命的是,新的刷子,不管硬件还是软件,好像都不在自己手里。
手里没两把刷子,心容易慌。做生意,一子错,满盘皆落索,难不成真的会成为诺基亚,被时代抛弃?
绝对不是,实际上传统车企们已经在电池领域发起了反攻。
不做电池,行吗?
汽车涉及到的学科非常多,但主线只有一条,就是动力学,从能源转化的角度理解,无非是各种能量转化为动能的过程。燃油车时代是化石能源转化为动能,电动车时代是电能转化为动能,未来还有可能是氢能转化为动能。
如今如火如荼的电动车,其中的核心零部件,就是电池,它不仅是汽车动力的最终来源,也是智能化系统运转的最终来源,占到整车成本的30-50%,未来即便成本下降,预计也会定格在25%左右,比发动机的成本占比(15%)要高出很多。
一言以蔽之,一块电池,事关汽车跑不跑得动、跑不跑得远、智能化能不能启动的大事,它是新能源车核心的核心,重要性比发动机对于燃油车,有过之而无不及。
电池要是掌握在他人手里,就别扯什么产业链安全了,而且全球叫得上名的电池供应商,就那么几家,车厂哪来的议价能力?
记得当年新能源汽车火爆的时候,宁德时代门外排了长长拿货队伍,可人家宁德时代可以牛逼轰轰地说,拿电池要先交定金,还得等候排期,小车厂就忍了,一向高高在上的大车厂,哪里受得了这般对待,要是电池厂关键时刻再掉个链子什么的,那不等于给人扼住咽喉了?
以前,燃油车之所以花大力气也要做发动机,除了产业链安全、保留议价能力、成本控制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动机代表着汽车的核心技术数据,这些数据要是外泄,那汽车厂就真的被扒光了。
到了电动车,电池就变成跟发动机一样拥有核心技术数据的零部件。所以,不把电池握在自己手里,大车厂的老板们根本睡不着觉。
想做,怎么做?
一家企业介入一个新领域,无非就两个办法,要么自己亲自落场做,要么去外面买现成的。
半个月前,大众在自己的Power Day上,宣布将变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布局遍布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生产的全流程。
在电池研发上,大众在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和固态电池方面都做了布局;在装配技术上,大众提出了 CTC 技术(电芯直接集成到底盘);在后端,大众建立了动力电池回收系统。
更重要的是,大众将会在2030年前在欧洲建立6个年产能40GWh的动力电池工厂,届时年产能将会达到240GWh,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和激进的自造相比,大众的外延投资上也一点不马虎。截止目前,大众已经投资动力电池供应商QuantumScape、QSV、Northvolt AB、Northvolt Zwei,以及中国排名第三的国轩高科。
值得一提的,是大热的固态电池研发公司QuantumScape,去年11月通过SPAC壳公司上市后,市值一路崛起,短短1个月,该股已飙涨13倍,达到477亿美元,大幅超出福特(350亿美元),比尔盖茨也投资了这个公司。
大众是内生外延两不误,把能做的都做了,很明显在向世人宣告,自己不仅不会受制于所谓的电池供应商,还要完全把电池握在自己手里,这是迄今为止在电池领域最激进的传统巨头。
而大众的激进,一是为自己,二是为德国,要知道,德国到现在还没看到什么像样的动力电池企业。
另一家传统巨头丰田,因为身处日本这个锂电池鼻祖,国内有像松下这样全球顶级的动力电池公司,布局电池的声调貌似没有大众高调,但实际上丰田也一点不低调。早在2018年,丰田便宣布将投资130亿美元,开发和制造动力电池。
2020年4月,丰田和松下成立合资电池公司—泰星能源,丰田持股51%,松下持股49%,松下将除北美特斯拉电池工厂外的日本兵库县、德岛县及中国大连等动力电池厂控制权移交给新公司,这意味着丰田控股了一家拥有5100人、4座工厂的顶级动力电池公司。
其他的汽车巨头,也陆续部署自己的电池工厂。奔驰在全球3大洲,7个基地部署了9座动力电池工厂,宝马则在全球三大洲 ,4个国家部署了4大生产基地。
玩得转吗?
尽管传统巨头拿出了All in电池的气势,但他们玩得转吗?
作为资本、技术和生产都密集的行业,要玩转动力电池,也需要在三块下功夫。
首先,资本对于传统巨头,那都不是事,最新的财报显示,大众和丰田手握约400亿美元现金,是宁德时代的4倍,比亚迪的20倍。
其次,技术,由于松下、LG化学、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公司已经在动力电池领域深耕很久,取得了很多相关的技术专利,后来者要想赶上,技术专利是一个壁垒,但细看巨头们的研发布局,你会发现,虽然有涉及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但他们的重心,显然已经押注到下一代电池技术,比如大众和丰田都很强调固态电池,丰田甚至在花大力气研究更远的氢燃料电池。
如大众重点押注的QuantumScape,已于去年年底公布其固态电池的测试结果,15分钟就能充电80%,比传统电池或其他固态电池路线的速度更快,在零下30摄氏度也能运行。固态电池的技术难点,包括充电时间、循环寿命、安全和运行温度,在QuantumScape的测试结果中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该项成果受到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Stan Whittingham的肯定,并指出如果QuantumScape成功量产,有可能颠覆现有的动力电池。
同期,丰田向外界展示他的固态电池技术,仅需15分钟便可从零电量充至满电,续航达到500公里,丰田在固态电池的专利储备超过1000件,在车企中排名第一,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量产。
相比之下,不管是宁德时代,还是比亚迪,亦或是LG化学,其固态电池还甚少传出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很明显,大众丰田们并没有过多地在现有动力电池上纠结,而是早已把目光投向未来,通过大力投资下一代电池技术,以实现弯道超车,更重要的是,这种布局正在收获成效。
最后,是生产,正如前文所述,丰田通过和松下合资,已经有自己的工厂,产能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大众、奔驰、宝马,则是自己建厂,总产能可能未必跟得上头部供应商,但是实现产业链安全和自给自足,完全没有问题,至于说规模效应如何,成本能不能比供应商还低,就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了,这种布局更像是战略性的,至少保证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还可以在和供应商议价谈判时,保留了翻桌子的权力。
未来的格局,会是咋样?
从传统造车巨头布局电池的时间轴上看,要真正实现量产,特别是固态电池,基本是2025年之后的事了,而新能源车销量高增长才刚刚开始,而且会一直延续下去。
国务院去年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据此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大概在500-600万辆,是现在2.5-3倍,CAGR20%-25%。
换句话说,像宁德时代这样的头部公司在未来3-5年,仍将享受赛道红利的释放,增长的确定性仍然很大,而且不用太担心传统造车巨头的冲击。
但是,2025年之后,竞争格局就可能有一个大变化,即使新能源车整体市场仍然在增长,但是分蛋糕的人多了,势必会对参与者起到稀释作用,进而影响厂商的市占率、排名、业务增速、客户结构、毛利率、净利润等等。
这种影响投射到资本市场,就是估值要下一个台阶,又或者说是修正。
过去两年,特斯拉掀起的新能源汽车风暴,席卷了全球资本市场,几乎所有的券商、机构,都极度地看好新能源车以及产业链,估值也是极度地乐观,传统造车在他们眼里,常常被比喻为“诺基亚”的翻版,股民就更不用说了,直接满仓干。
但是,传统巨头都已是百年老店,他们更像一只只灰犀牛,不来则已,一来,可能翻云覆雨。
现在,宁德时代的PE仍然超过170,市值7743亿,超过绝大多数的传统车企,要知道,电池始终是制造业,不管故事多美好,最终都需要均值回归制造业本来的模样,而这种回归,会在两股力量的作用下实现,一个是业绩的增长和兑现,另一个则是市场自身的修正力量。
未来电池行业会呈现什么样的格局?
简单地讲,就是传统巨头占比一片天,专业供应商也会占据一片天,因为双方都有优势,都有需求,实际上,传统巨头本身也是专业供应商的客户,也有很多的战略合作、共同研发项目,只是现在格局还说不上稳定,大家明面上合作,暗地里也在各自发力,最后会在未来的某个时点,将格局稳定下来。
结语
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遵循孕育、生长、爆发、饱和和衰退的过程,资本市场则将这一个过程演绎得更加神奇,尤其是在爆发期,资本的疯狂足以把未来透支掉。
但是,盛宴总是要落幕,早早地透支未来,不过是“爽在当代”的事情而已。
未来还会不会有资本追捧电池?
答案是肯定的。
但同时,去年的急涨,很难再出现,除非再来一次大放水,裹挟各方势力去抬升估值,当潮水褪去,股票的上涨更多依靠公司自身的增长,依靠业绩的兑现,这将成为未来投资电池领域最需要重点关注的东西,也是股价上涨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