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4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联合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2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研究总监岳芬女士正式发布了《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
作为“CNESA储能研究”的金牌产品,《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已经连续发布11年,受到了产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此次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对2020年海外主要市场和中国储能市场规模、特点、政策、典型企业、投融资、标准的动态进行了更新与分析总结,并对国内外储能市场发展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2020年全球储能市场发展状况
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91.1GW,同比增长3.4%。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172.5GW,同比增长0.9%;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紧随其后,为14.2GW;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13.1GW,电化学储能和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规模均首次突破10GW大关。
图1:全球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2000-2020)
图2: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2000-2020)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储能行业虽也遭受严重影响,但经历上半年的低迷之后,市场逐渐回暖,新增投运储能项目,特别是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逆势而涨,再次刷新单年新增规模记录,达到4.7GW,超过2019年新增投运规模的1.6倍。
2020年中国储能市场发展状况
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5.6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18.6%,同比增长9.8%。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31.79GW,同比增长4.9%;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位列第二,为3269.2MW,同比增长91.2%;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2902.4MW。
图3:中国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2000-2020)
图4: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2000-2020)
2020年,中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规模1559.6MW,新增投运规模首次突破GW大关,是2019年同期的2.4倍,主要分布在29个省市中(含港、澳、台地区),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分别是:广东、青海、江苏、安徽、山东、西藏、甘肃、内蒙古、浙江和新疆,这十个省市的新增规模合计占2020年中国新增总规模的86%。
中国储能市场发展展望
本版白皮书分别基于保守和理想两种场景对2021-2025年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保守场景 2021年,电化学储能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790.8MW。“十四五”期间,是储能探索和实现市场的“刚需”应用、系统产品化和获取稳定商业利益的重要时期,届时,电化学储能累计规模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7.4%,市场将呈现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
图:5: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规模预测(保守场景,2021-2025)
理想场景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对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行业都是巨大利好,在较理想的市场发展前提下,2021年市场累计规模将达6614.8MW,再创新高。随着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储能的规模化应用迫在眉睫,如果未来两年能有稳定的盈利模式保驾护航,“十四五”后期,即2024年和2025年将再形成一轮高增长,累计规模分别达到32.7GW和55.9GW,以配合风、光在2025年的装机目标。
图6: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规模预测(理想场景,2021-2025)
基于两种场景,在两种场景的预测工作中,CNESA研究部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的电化学储能市场将正式跨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主要原因是:2019年底开始,可再生能源+储能的应用模式逐渐在各地铺开,目前已有二十余省份发布鼓励或强制新能源场站配置储能的文件。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更加推动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助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储能大规模的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规则将逐步向包括储能在内的新的市场主体开放,推动储能以独立身份深度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获得合理价值体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