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强势打破多重掣肘 储能产业方可跑步向前

   2017-08-22 中国环保在线
71
核心提示:自去年以来储能利好政策不断储能以独立主体参与三北辅助服务市场、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在业内看来,政

自去年以来储能利好政策不断——储能以独立主体参与“三北”辅助服务市场、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在业内看来,政策层面的助力是储能爆发的前奏。不过,我国储能产业的真正爆发,似乎并不会来的那么快,毕竟有太多的掣肘和阻碍,亟需清除。

强势打破多重掣肘 储能产业方可跑步向前

自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标志,而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成为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项基本国策的必然途径,其中,储能又是成功实现这一途径的主要抓手之一。

储能技术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大计

无论是光伏、风电、水电或是其他可再生能源,还是传统的电网或内燃机分布式能源,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热情,积极拥抱储能的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及产业化应用。资本、技术、装备、人才正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入,储能产业正在成为能源转型和国际化的高光点,有人称之为能源变革的战略枢纽。

通过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能减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投入和依赖,既降低企业资源要素投入成本,也减少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效应;促进新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激励可再生能源的价值挖掘,有效应对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防止弃风弃光,实现能源结构优化等。

可以说,储能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支撑分布式电力及微网,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也是构建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新业态发展的核心基础。储能产业的发展已然关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计的推进。

储能产业仍面临多重掣肘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介绍,我国在探索储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途径上,主要呈现出以下六种主流的商业模式。一是新能源并网电站配置储能;二是储能用于电力辅助服务;三是在用户侧配置储能;四是离网电站配置储能;五是微电网配置储能;六是移动储能应急电源。

不过现有的储能技术普遍存在“存储容量小、循环次数少、寿命短、启动响应速度慢、研发投入成本高”等劣势,未来储能技术发展的标准是以“高可靠性、大容量、高密度、长寿命、便携式、低成本”为特征。这些高端标准发展目标与储能技术类型的多样性相结合,加剧了储能技术研发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使得储能技术研发投资的成本更高、风险更大。

此外,随着我国储能示范应用向商业化应用的过渡,越来越多的细分市场将不断呈现出来,也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涌现。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战略规划处副处长徐东杰表归纳了储能发展的5大障碍:

一是技术路线繁杂,储能技术路线囊括了化学、物理、电磁等,品种繁多,但是目前却没有一个技术路线或一种产品占主导地位;二是经济性有待提升,各类电池从投资、寿命、维护、转换率来看各有优缺点;三是定价体系不明确,储能虽好却无法量化,没有量化就不能制定很好的价格机制、补贴,同时储能贯穿发、输、配、用,定价更为复杂。四是市场机制不完善,目前的电力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虽有一些辅助服务,但总体来看,全国范围内尚缺乏较清晰的机制以及良好的商业运行模式。最后,缺乏大量数据支撑,储能项目虽多,但大容量项目投运的很少甚至没有,数据分析也较少。

亟需结合产业做好顶层设计规划与研究

为了破解上述难题,国家相继发布的相关调频调峰辅助服务政策、微电网支持政策、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储能产业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及储能技术路线图等,虽然已经给予储能项目一定的准入空间和支持力度,但是还缺乏细化的市场参与机制和运营细则。

因此,不少专家学者提醒,目前来看储能补贴政策出台困难,不易太过乐观。“储能技术类型不同、储能作用不同、量化难度大以及补贴来源等因素,都决定了补贴政策出台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正如刘勇所说:“未来,如何进一步结合储能的性能优势和价值,挖掘储能项目的更多收益,将是储能产业能否进行商业化运营的痛点所在。同时这也需要与国家相关的电改政策以及关联产业的规划等结合起来,做好顶层设计规划与研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