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

   2023-05-12 亮报
77
核心提示: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对改善新能源电源的系统友好性、改善负荷需求特性、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

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对改善新能源电源的系统友好性、改善负荷需求特性、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储能具有快速响应、双向调节、环境适应性强等技术优势,规模化应用将对能源转型、电网格局、电源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储能来配合常规电源,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

新能源发电侧配置储能,能提高新能源发电并网调节能力和电网设备利用效率。

常规火电配置储能,能提升调节性能和运行灵活性,促进电网安全高效运行。

电网侧配置储能,能够优化电网结构、解决电网阻塞、增强电网调节能力、辅助调频调峰,提升电网整体安全水平和利用效率。

配电网配置储能,能延缓配电网改造升级,保证重要负荷供电要求,提高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

用户侧配置储能,能降低电网峰谷差、缓解局部电网供需紧张。

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两类方式。其中,抽水蓄能是当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的储能技术,适合规模化开发建设。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电力为主要输出形式的各类储能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新型储能可与抽水蓄能在源侧、网侧、荷侧形成不同的功能互补,共同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支撑。

新型储能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应用场景多元。近年来,国家新型储能技术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大幅提升,安全防控技术和措施不断完善。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10年前提高了一倍以上,功率密度提升约50%,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产业链;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发展迅速。

根据《“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力度。持续优化建设布局,促进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融合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大力度发展电源侧新型储能,因地制宜发展电网侧新型储能,灵活多样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开展新型储能多元化应用。

抽水蓄能在规模化储能中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电站装机容量规模可达千兆瓦级。

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系统低谷负荷时的电力抽水到高处蓄存,在高峰负荷时段放水发电。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改善和平衡电力系统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经济效益,是确保电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支柱。

近年来,全球抽水蓄能新增装机一半以上来自中国。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和在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未来抽水蓄能装机的地区分布将更加广泛,在各个区域电网中抽水蓄能都将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

● 2022年,全国抽水蓄能新增装机880万千瓦。

截至2022年年底,抽水蓄能装机0.45亿千瓦。

● 2022年,全国新核准抽水蓄能项目48个,装机

6890万千瓦,已超过“十三五”时期全部核准规模。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