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特斯拉在国内寻求4680电池合作 宁德时代等加快大圆柱电池研发

   2021-09-01 36氪
81
核心提示:36氪获悉,特斯拉已经开始在国内寻找4680大圆柱电池的合作厂商,除了原有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494.870, -10.37, -2.05%)和LG化

36氪获悉,特斯拉已经开始在国内寻找4680大圆柱电池的合作厂商,除了原有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494.870, -10.37, -2.05%)和LG化学,特斯拉洽谈的大圆柱电池公司还包括了亿纬锂能(102.000, -3.00, -2.86%)等。

一位与亿纬锂能有合作的行业人士向36氪透露,目前讨论的合作方式之一是,“特斯拉设计4680电池,由电池厂家代工。”

不过,这项合作还在早期阶段,另一位消息人士透露,4680大圆柱电池是一项新技术,行业普遍的节奏是2023年开始量产,目前有不少公司还没出样品。

亿纬锂能是惠州一家以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见长的公司,今年进入小鹏汽车供应链 。该公司同步也在布局圆柱三元、方形三元等技术,亿纬锂能基础材料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冀亚娟曾表示,公司在大圆柱电池方面已经布局了4680和4695两大型号,2023年后会逐步将大圆柱电池进行市场推广。

有消息人士向36氪透露,国内同时和特斯拉洽谈4680电池合作的还有宁德时代、LG化学等 ,一向坚持圆柱路线的比克电池也主动找到了特斯拉。目前 ,宁德时代和LG化学都是特斯拉中国的电池供应商,分别供应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和圆柱2170电池。

“宁德时代的大圆柱电池也在加快节奏,项目名称叫‘金箍棒’。”消息人士告诉36氪,LG化学也接连研发了4680、4690等大圆柱电池,希望再次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针对上述信息,36氪向特斯拉中国方面寻求回应,特斯拉方面表示:不予置评。

去年9月的电池日上,特斯拉发布4680无极耳大圆柱电池技术。相比特斯拉此前采用的2170电池,4680电池体积更大,据官方数据,4680电池的能量密度将提升5倍、输出功率提升6倍,每千瓦时的成本会降低14%,搭载该电池的车型续航里程可提高16%。

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特斯拉在发起4680电池替代,已经没有悬念。而对于电池公司们,这无疑又是一个挤进特斯拉供应链,就能改写市场格局的大机会。

推出4680大圆柱电池后,特斯拉就在加快上车进度。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公司4680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已得到验证,制造验证也已接近尾声,目前的重点工作是改进制造工艺。未来,特斯拉德州工厂和柏林工厂生产的Semi卡车和Model Y都有可能使用4680电池。

德国柏林工厂的主体建筑已经建设完成,正在等待德国环保部门审批,有望在四季度获得最终审批,生产任务很可能在明年启动。因此,特斯拉的4680电池技术引入国内可能就在前后脚 。

不光特斯拉,宝马等车企也都有采用大圆柱电池的计划。有行业人士向36氪透露,宝马正联合国内电池供应商,开发4670等型号的大圆柱电池。而在电池行业,大圆柱也正成为技术趋势之一,宁德时代、LG化学、三星、松下、亿纬锂能、比克电池等众公司,都在部署大圆柱电池。一家长期采用方形电池的车企高管也向36氪评论,“大圆柱电池有整体的效率优势。”

与2019年,刚在中国建厂不同,如今的特斯拉已经是一家年销量指向百万级的公司。2020年,特斯拉全球共售出49.5万辆汽车,而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就已经完成38.6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占比接近一半,达到16万辆。

如果说两年前的供应链对特斯拉中国还有观望成分,今天的答案已经很清晰,尤其是对于头部动力电池公司而言,错过特斯拉,将直接对应出货量排名的座次变化。

而特斯拉也因为产能需求高涨 ,开始在供应链上分散押注。此前,特斯拉中国的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由宁德时代供应,圆柱电池来自LG化学,但今年以来,已经传出多则消息,特斯拉开始在中国寻求更多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其中包括亿纬锂能和比亚迪(277.000, -4.97, -1.76%),虽然后两者都对市场传言进行了否认。

如今,头部电池公司要提防的可能还有,新技术大规模落地过程中的洗牌风险。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