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锂电进入“沉寂”

   2023-02-15 Mr蒋静的资本圈
67
核心提示:近期,锂电行业比较沉寂。无论资本热情、产能扩张、产业链博弈,还是竞争冲突、技术追捧,相较于过去几年的喧嚣,如今更多是温和

近期,锂电行业比较沉寂。

无论资本热情、产能扩张、产业链博弈,还是竞争冲突、技术追捧,相较于过去几年的喧嚣,如今更多是温和与平静。

当前,在锂电产能扩张及动力电池需求增速放缓的双重预期下,动力电池的供需结构正处于现实及预期的“拐点”,这或许是锂电行业进入“沉寂”的主要原因,大家都在观望与等待。

01

产业链博弈“温和回归”

锂电供需结构出现“拐点”,产业链博弈也呈现微妙变化,主要表现就是产业链价格整体“温和回归”。

尤其是碳酸锂,作为锂电产业链价格体系的“锚”,在冲高至60万元/吨左右之后,逐步回落,目前已经在46万元/吨附近。

与此同时,电芯价格相较去年也有一定回落。在材料方面,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价格均小幅回落,电解液价格随着产能释放较高点已是大幅下降,隔膜因产能投放周期较长短期价格相对坚挺。

随着以锂盐为代表的上游材料价格“冲高回落”,锂电产业链上下游的冲突也相对缓解,矛盾有所缓和。

未来,由于下游车企因市场因素面临降价压力,同时上游锂电产业链整体产能不断投放,双重背景下车企还会持续向上游传导成本压力,锂电产业链价格料将继续回落,但回落之路预计也不会平坦,各个环节还要不断博弈自己的合理毛利率。

02

竞争格局“短暂稳定”

这一轮锂电周期的重要表现就是,各个环节的玩家迅速增加,并成为行业保持分散、集中度未能提高、竞争日渐惨烈的重要推手。

如果市场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并且能够与产能投放速度相匹配,那么竞争将保持友好。

但是,如果市场需求增速放缓,而产能投放速度更快,那么势必导致竞争加剧。

当前,由于整体供需结构调整正处于“拐点”,锂电行业竞争目前仍处于“短暂稳定”状态。

但是,随着供需失衡程度加剧,未来竞争格局必然随之“失衡”,市场份额面临洗牌,细分领域的优秀企业有望受益,市场集中度有望提高。

市场集中度的“松”与“紧”,是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锂电行业“周期轮回”的重要表现,而目前正处于“松”与“紧”之间,比较微妙。

03

新技术继续“飞而不落地”

技术迭代是锂电行业“活络”的重要推手。

过去几年,固态电池、4680电池、钠离子电池、复合集流体、磷酸锰铁锂等技术,纷纷成为锂电行业的热门概念。

但是,锂电技术创新受性能、成本、安全性、资源可得性等多重因素制约,技术迭代尤为艰难,过去十多年锂电行业的主流技术路线并未有突破。

目前,这些热门技术像“子弹”一样,仍在继续飞而未能落地,实际上大部分技术都很难实现革命性替代或者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主要还是局部替代或者阶段性替补,我们应该给予正确预期,不可盲目放大。

从目前客观结果来看,这些热门技术的进展已经且一再低于预期,也对锂电行业的发展预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今年已经鲜见新技术、新概念的炒作,资本市场只是偶尔再炒一炒4680、固态电池或者复合集流体的剩饭。

技术迭代或预期的疲态,也成为锂电行业“沉寂”的一个重要原因。“风”小了,“概念”也就乏力了。

04

产能及资本开始“冷静”

如今,锂电产能过剩的预期已经是明牌。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在去年底喊出了“全产业链最晚将在2024年出现产能过剩”的观点,尽管各路“规划”依然壮观,但各大锂电企业的实际产能建设已经变得谨慎,锂电池企业“资本支出”增速已经放缓,头部企业“在建工程”增速以及锂电设备企业“存货”增速均开始回落,预计今年将更加明显。

在股票市场,锂电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也总体保持平稳,没有大起,也没有大落,没有了过去几年的喧嚣,更多是等待,确实显得比较“沉寂”。

在股权市场,由于过去几年的“大干快上”,锂电行业“证券化”进展神速,资本纷纷上车,如今资本们更多是等待收货而不是播种果实,股权投资事件的数量、频率和热情也有所下降。

总体上,无论是企业产能扩张,还是资本投资热情,相对于过去几年的亢奋,如今都倾向于理性和平静。

尽管储能电池的预期仍然较好,但毕竟动力电池才是锂电池的中坚力量而且是估值的重要支撑,动力电池需求增速受新能源汽车牵连而预期不佳,并成为当前锂电行业走向的主要变量。

市场似乎也在等待3月之后,是否会有新一轮汽车行业政策刺激,这或许是锂电行业当前进入“沉寂”的另一个因素,但无论政策是否有扰动,目前锂电行业在市场化层面已经处于一个重要拐点。

沉寂之后,或将迎来新一轮破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