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政策利好不断,盘点2021年储能主力军最新布局

   2021-08-13 中国能源网
77
核心提示:在双碳目标以后,我国又提出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战略,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可以说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和消纳压力是储

在“双碳目标”以后,我国又提出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战略,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可以说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和消纳压力是储能发展的最大动力,也给储能行业带来了强劲的市场需求。

目前储能端依旧以抽水蓄能为主,不过2020年电化学中的锂电池储能实现快速增长,据CNESA统计,2020年底我国新型电力储能新增装机规模3.3GW,其中锂电池占76%,另外随着宁德时代宣布钠电池产业链成熟,钠电池在储能端很好的弥补了锂资源紧张的局面,为电化学储能贡献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今年以来,储能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在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向储能领域扩张。包括新能源整车、上游锂电材料在内的上市公司都在加速扩张产能。新型储能市场蓄势待发。

01 2021年储能政策汇总

储能政策的密集出台直指碳中和愿景下大力推动新能源发电装机过程中的大量弃风弃光现象,政策拟通过明确市场地位和价格机制、形成和完善商业模式,以推动传统抽水蓄能和新型电化学储能等加快发展及大规模应用,有效的缓解新能源发展和消纳中的压力。

根据最新的文件,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发电端储能应用推广,并将相应成本明确在发电成本中,预计后续将出台电化学储能电价和发电侧电价市场化的相关政策,这将进一步推动储能推广需求从政策导向转向盈利导向。

在此之前,从2021年4月开始,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各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储能有关的政策措施,具体如下:

4月1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要稳步有序推进储能项目试验示范。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前提下,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化、规模化示范,促进储能技术装备和商业模式创新。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向各省市发改委及能源局印发《关于报送“十四五”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工作方案的通知》,就“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工作给出指导意见。《通知》鼓励“风光水(储)”“风光储”一体化,充分发挥流域梯级水电站、具有较强调节性能水电站、储热型光热电站、储能设施的调节能力,汇集新能源电力,积极推动“风光水(储)”“风光储”一体化。

5月1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深入推进能源价格改革,持续深化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电、核电等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

5月28日,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化、规模化示范,促进储能技术装备和商业模式创新。

6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适用于除抽水蓄能外的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项目。《征求意见稿》从规划引导、备案建设、并网运行、检测监督等环节对储能项目的行政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做出了规定。

7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先进绿色技术产品应用。支持探索利用锂电池、储氢和飞轮储能等作为数据中心多元化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加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推广应用。

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是解决新型储能发展新阶段突出矛盾的客观需要和重要应对举措。《指导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7月1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化学储能电站项目督导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检查化学储能电站项目的安全管理情况,具体检查事项包括关键设备质量、电站设计、电站施工、电站运维、电站并网、安全生产管理等。

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能源迎峰度夏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强调峰能力建设,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要加大力度推动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加快发展,不断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全力提升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调峰能力。

7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通知》要求,明确分时电价机制执行范围。鼓励工商业用户通过配置储能、开展综合能源利用等方式降低高峰时段用电负荷、增加低谷用电量,通过改变用电时段来降低用电成本;《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当地情况积极完善峰谷电价机制,统筹考虑当地电力供需状况、新能源装机占比等因素,科学划分峰谷时段,合理确定峰谷电价价差;《通知》指出,要引导用户削峰填谷、改善电力供需状况、促进新能源消纳。

02 储能主力军布局最新进展

根据8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五名分别为:宁德时代(50.1%)、比亚迪(16.8%)、中航锂电(6.8%)、国轩高科(5.5%)、亿纬锂能(2.5%)。


来源:IT之家

国内储能企业的发展近况由此排名可窥一斑。本文选取其中几家储能龙头企业,对其最新进展介绍如下:

(1)宁德时代

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34.1 GWh,同比增长234.2%,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为29.9%。

6月3日,宁德时代牵头承担的“100MWh级新型锂电池规模储能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估。该项目攻克了12000次超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能储能专用电池核心技术,掌握了大规模储能电站的统一调控、电池能量管理等关键系统集成技术,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福建晋江30MW/108MWh储能电站。

7月14日,宁德时代与宜宾市签署全方位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良好合作基础上,携手共建宁德时代西南总部、生产基地、产业生态体系、国际培训中心、新能源学院和新能源产业基金。

7月29日,在宁德时代首场线上发布会上,董事长曾毓群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在宁德时代的最新简介中,“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的身份,正式变成了“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宁德时代预计,在2023年前,钠离子电池将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正式成为多元能源体系中的一部分。

7月30日,宁德时代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宁德时代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拟落户宜春。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在宜春建设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及相应碳酸锂等上游材料生产基地。该项目也将是宜春迄今为止总投资额最大、一次性固投最多的项目。

(2)比亚迪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除特斯拉之外,比亚迪是最值得关注的车企之一。进入2021年之后,比亚迪继续爆发,今年以来比亚迪的股价涨幅超过55%。2022年,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规划产能大约在115GWh,届时预计对外供应有望大规模放量,电池业务将迎来高速增长。

7月17日,比亚迪与多氟多签约,约定向比亚迪供应总量不低于6460吨的六氟磷酸锂。

7月18日,天际股份全资子公司新泰材料与比亚迪供应链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协议显示,自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新泰向比亚迪供应六氟磷酸锂不少于3500吨;2023年供应3600-7800吨,具体可供产能双方于2022年12月进行协商。

7月19日,延安必康控股子公司九九久科技与比亚迪供应链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双方约定2021年7-12月向比亚迪供货不低于1150吨,2022年供货不低于3360吨,2023年供货不低于3360吨。

8月3日,比亚迪在安徽芜湖无为市成立“无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用于生产电池。恰巧,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高端核心零部件项目已分别于2日、3日完成备案,无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的产品,一方面为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提供配套,另一方面则是扩张产能。

8月6日,盐城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合成材料销售等,该公司唯一股东是比亚迪旗下全资控股的弗迪实业有限公司。

比亚迪重庆壁山工厂的电池产能已达20GWh,计划年底产能提升至35GWh。此外,比亚迪长沙电池工厂、贵阳电池工、蚌埠弗迪项目也在逐步建设中,刀片电池在今年底的产能将达到75GWh。到2022年底,这一数字将扩大到100GWh。

(3)中航锂电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航锂电装机量为3.63GWh,同比增长377.6%,位居国内第四位、全球第七位。

5月29日,中航锂电与成都经开区成功签约,中航锂电50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成都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成都经开区。

5月31日,中航锂电与武汉经开区签署《中航锂电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武汉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中航锂电正式落户华中。中航锂电武汉基地项目计划新建产能20GWh。

7月31日,中航锂电武汉基地项目正式开工,中航锂电武汉基地项目计划新建产能20GWh,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一期投资约50亿元。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历时两个月,从签约到开工也仅历时两个月,接下来,公司将以最快的速度推动项目及早建成投产。

8月10日,中航锂电宣布与合肥市签署投资协议,将在当地新建年产能50GWh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产业基地,该项目总投资248亿元。

(4)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成立于2006年,2007年开始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在全球拥有七大研发中心,具备电池原材料、BMS系统开发、固态电池等技术研发能力。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龙头,国轩高科的磷酸铁锂电池具有相对优势,公司在国内市场是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企业。

3月24日,国轩高科与宜春市人民政府在合肥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就合资矿业公司组建、产业园项目落地等事宜签订合同,其中宜丰县和奉新县的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是宜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22日,国轩高科宜春锂电新能源项目在宜春经开区正式开工。国轩高科宜春锂电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分两期建设,主要从事矿山资源开发、碳酸锂提取、锂电池研发与制造、储能系统开发等,打造动力电池的全产业链体系,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7月26日,国轩高科宣布在合肥庐江投建年产20万吨的动力电池高端正极材料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

7月27日,国轩高科与晶科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开拓“光伏+储能”市场。根据协议,国轩高科将与晶科能源共同开展“光伏+储能”系统的合作研发生产及销售,在“光伏+储能”产品研发生产、分布式光储系统开发销售、一站式综合性解决方案、光储充电设备、光储整县推进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国轩高科宜春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8月3日、4日,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在宜春市分别与宜丰县人民政府、奉新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约,标志国轩高科在宜丰、奉新两地投资建设的碳酸锂项目正式开启。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碳酸锂10万吨,年产值过100亿元。

(5)亿纬锂能

历经20年快速发展,亿纬锂能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质量锂电池平台公司,同时拥有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亿纬锂能的装机量呈现增长态势,排名由2020年上半年的第8位,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第6位。

7月9日,亿纬锂能公告称拟以1.4亿元收购金昆仑锂业28.125%股权,并分期投资不超过18亿元建设年产3万吨碳酸锂和氢氧化锂项目。

7月22日,亿纬锂能公告表示拟投资24.5亿元建3吉瓦圆柱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等若干项目。

8月2日,亿纬锂能公告称,公司拟与恩捷股份合作在荆门设立合资公司,专注于锂离子电池隔离膜和涂布膜的制造,年产能为16亿平米湿法基膜以及与之产能完全匹配的涂布膜,并优先向公司及其子公司供应,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52亿元。

8月4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其与湖北荆门高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投资协议》。亿纬锂能及子公司拟在荆门投资新建年产30吉瓦动力储能电池项目,具体为15吉瓦物流车和家庭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项目和15吉瓦乘用车用三元电池项目。

8月9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其已与格林美(业内较领先的废旧电池、钴镍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签署《10000吨回收镍产品定向循环供应合作备忘录》。根据上述备忘录,亿纬锂能将报废的含镍动力电池以及电池废料提供给格林美,而自2024年起,格林美将向亿纬锂能供应每年1万吨以上的回收产出镍产品(包括硫酸镍、三元前驱体与三元材料等镍产品)。

03 结 语

储能技术是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核心。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争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任务艰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能源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而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所引发的能源消纳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装机的增长加大了电网的消纳压力,储能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最佳方案。因此,储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央已经明确要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装机快速提升,使储能的刚需属性愈发增强。

2021年是储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储能行业在政策、发展各方面都将迎来重大突破。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以及国家利好政策的扶持下,储能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