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储能才是特斯拉面临的真正考验

   2022-01-13 智通财经APP
66
核心提示:特斯拉(TSLA.US)正在努力成为一个更重要的能源存储供应商,为家庭及电网供电。长期以来,马斯克一直坚称特斯拉不仅仅是一家汽车

特斯拉(TSLA.US)正在努力成为一个更重要的能源存储供应商,为家庭及电网供电。

长期以来,马斯克一直坚称特斯拉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并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认为市场对固定存储的需求将至少和对汽车的需求一样高。多年来,在汽车生产的激烈竞争面前,这一愿景一直处于次要地位。而如今,随着全球加大新能源转型的步伐,这一愿景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家用领域

在家用领域,很多消费者已经拥有了特斯拉的三大关键产品: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或特斯拉太阳能屋顶,以及锂电池集成家用储能系统Powerwall(能量墙)。特斯拉正试图将其与苹果的硬件生态系统进行关联。据悉,后者往往会促使已经购买了该公司产品的人购买更多产品。

据了解,长期以来,在海外市场电价较高,汽车充电意味着家庭电费大幅上涨,所以用电成本也是家庭开支首要考虑的问题。但太阳能可以缓解这部分支付费用,马斯克估计,如果将两辆汽油车换成电动汽车,两辆车的家庭将看到其电力需求翻倍。所以特斯拉推出Powerwall储能系统,为家用电力市场缓解用电成本上升压力。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在全球安装了超过250,000台。

电网领域——电池储能项目

除此之外,面全球碳中和的压力,可再生能源的电池存储对于公用事业来说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2020年7月,美国公用事业公司太平洋天然气电力公司(PG&E)和特斯拉开始在蒙特雷县莫斯兰丁的PG&E变电站建造一个182.5兆瓦(MW)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BESS),其能够为大约136,500个家庭供电几个小时。据悉,该系统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线,届时,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之一。

此外,特斯拉的公用事业规模电池产品是一个名为Megapack的模块化系统,根据该公司的网站显示,一个集装箱大小的0.8MW电池起价约为140万美元。马斯克的团队正在加州中央山谷的Lathrop 建造一座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Megapacks。

据悉,2019年7月,特斯拉设计和生产了一种专门用于公用事业规模项目的新型储能产品Megapack。据特斯拉官网介绍,如果用Megapack搭建一个容量为1000兆瓦时的项目,足以为旧金山的每户家庭供电6个小时。这反映了特斯拉至少认为自己的电池具有这样一种储能能力。

如今,从推出到现在的两年半里,Megapack的装机量持续上升,特斯拉在2021年三季报中称,Megapack的最新12个月装机量已经达到3千兆瓦时。特斯拉还宣布,已经在为Megapack兴建一个40千兆瓦时产能的制造工厂,这反映特斯拉预料这种产品的年装机量未来也会到这种水平。

虚拟电厂项目:连接家庭与电网

虚拟发电厂是特斯拉所谓的连接家庭和电网的一个试点项目,该项目允许加州三大公用事业公司的客户在需求高涨时将电力送回电网。根据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的数据,迄今为止,特斯拉参与者总共拥有 42MW 的电池,足够约 31,500 户家庭使用。在德克萨斯州,该公司最近获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电力的许可,并正在组建一个能源贸易团队,向批发商推销电池。

挑战

特斯拉储能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诸如其电池产能与技术、合格电工的劳动力市场紧张,一再推迟了该公司在储能行业发展的规划。同时,特斯拉还面临来自大型工业集团以及Sunrun Inc等老牌屋顶太阳能和电池安装商的激烈竞争。

此外,截至特斯拉2021年三季报,Megapack、Powerwall等储能产品,尚未给特斯拉带来净利润。在当季汽车业务创造毛利润36.73亿美元的前提下,公司整体毛利润仅为36.6亿美元。这说明,包括Powerwall、Megapack在内的储能业务,利润可能十分微薄,甚或造成毛亏损。特斯拉并未单列储能业务的营收数字,仅强调所有储能业务在过去四年里的装机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6%。

特斯拉储能产品业绩反映,按当前的销售规模,储能产品的销售额还不足抵消特斯拉付出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当然,特斯拉也还不够能力给储能产品定出一个有足够利润空间的价格。

总结

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令市场越来越需要储能设备。德邦证券在去年12月的报告中指出,能源革命下,储能可能会成为“超级赛道”。随着今年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上线,再结合虚拟电厂的应用,在全球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特斯拉或许能在储能赛道上实现成为能源存储供应商这一多年来的愿景。

然而,特斯拉的“造车”事业,从2003年至2019年三季度才首次实现季度盈利,储能事业又将花费多久寻找盈亏平衡点?这一切都值得市场给予充分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