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正在大规模扩张,由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的非稳态特性,储能技术已成为调节可再生能源稳定性的重要支撑,未来有望迎来发展突破期。
“大咖”领衔全球储能市场风生水起
4月30日,以纯电动车产销闻名的特斯拉推出首款家用储能电池产品Powerwall和面向商业及公用事业用户的Powerpack,储能电池首次以炫酷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仅仅一周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确认,特斯拉Powerwall已收到了3.8万套预定量,订单额高达8亿美元。而这一数据,大约相当于在中国销售6765辆特斯拉电动汽车。
尽管有业内有专家认为,特斯拉Powerwall的售价过高,对普通用户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但是,在全球储能产业化初期阶段,特斯拉高调进军储能领域,引得业界人士纷纷看好行业前景。而“钢铁侠”马斯克亮出的Powerwall市场订单,更是给储能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此外,由于Powerwall的电力可以来自不同渠道,比如太阳能、传统电网、新能源汽车,因此,它既可以在电价低的时候作为储能设备、电价高时为家庭提供电力并节省电费,也可以在停电时作为应急供电设施,实用性强。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厂商推出功能与Powerwall类似的户用储能系统,如日本的京瓷集团、韩国的三星SDI,以及我国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比亚迪”)、双登集团、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随着全球储能市场的风生水起,未来这些户用储能系统将对传统电网产生重大影响,颠覆目前集中式发电、供电模式,让普通用户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行业组织推动我国储能政策不断深入
随着我国风电、光伏产业日趋成熟,微网、智能电网建设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发展,国内储能市场进入加速扩张期,业界对储能相关政策的预期逐步升温。在行业组织的推动下,我国关于储能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正在逐步建立,储能产业的重磅政策渐行渐近。
4月底,为了加快推动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做好“十三五”储能产业规划,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受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委托,正式下发《关于编写国家储能产业“十三五”规划大纲的通知》,组织业内顶级专家编写我国储能产业“十三五”规划大纲。通知下发后,各专家委员迅速反馈,并在5月5日前正式提交储能产业“十三五”规划大纲内容。
除了推动国家政策制定外,近期储能行业会议密集召开,产业界对储能行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5月10号,第四届中国国际储能电站大会在深圳拉开帷幕,会议围绕储能技术发展、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建议、电站储能系统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等热点话题展开;5月14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国内外储能行业前沿专家在会上发表精彩演讲,进一步加强了政策制定者、技术专家以及优秀企业高层代表之间的交流,对当前急需开发的储能技术及商业化运营模式提出建议。此外,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和杜塞尔多夫---联合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2015”也在6月初召开,探讨储能商业化发展。
行业专家预计,在各方推动下,2015年我国有望出台对储能产业的专项支持政策,储能“十三五”规划有望设定明确的装机目标。随着技术路线不断成熟、政策趋于明朗和资本加速布局,2015年有望成为国内储能行业爆发元年,迎来产业化发展。
市场向好国内企业加速布局
随着储能市场的日益火爆,国内相关企业加速布局,力求分得一杯羹。
双登集团储能解决方案频繁亮相国际展会。继4月28日-30日参加完上海SNEC2015展会后,双登集团漂洋过海,相继亮相5月7日-8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展览中心举办的2015年澳洲国际光伏储能展,及5月12日-14日在美国弗罗里达奥兰多举办的美国Battcon2015国际备用固定型电池会议与展览会。在这两次会议上,双登集团带来的智能化、环保型的绿色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大放异彩,获得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比亚迪本月斩获美国最大储能项目。作为最早进入到美国储能市场的中国新能源企业,比亚迪新能源储能业务已占到美国储能细分市场50%以上的份额。而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意味着他们的储能系统在技术、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皆已达到了国际主流技术标准。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圣阳股份”)以领先的储能技术突破储能系统成本困局。据了解,圣阳电源自2014年引进日本古河电池株式会社铅炭电池技术后,已推出了能量型FCP铅炭储能电池,其70%DOD循环寿命可达4200次以上,按1天1次循环寿命计算,这种电池可以使用10年。此外,凭借电池优异的循环性能,圣阳股份把储能电池的度电成本(储能电池采购成本除以寿命期内可放出电量)大幅度降至约0.5元的水平,接近抽水蓄能,且充放电转换效率高达87%、构建的储能系统最高效率可达80%。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南都电源”)储能业务稳步推进。目前,南都电源已经承接了多个国家级示范项目,新加坡的储能项目也在推进中,有望2015年内落地。业内专家表示,参与国际项目,将为企业今后储能业务的推广提供可行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经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