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全国人大代表: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加快提升火电机组调峰能力

   2023-03-13 国家电网报
72
核心提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如何打好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动仗”、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聚焦能源电力领域,代表委员热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培育良好创新生态等话题,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过去五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在推动“双碳”的背景下,既要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又要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许多技术领域和基础理论研究进入“无人区”,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良彬认为,能源电力企业应在更多前沿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同时围绕新能源开发、多能转换、先进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进行技术和装备创新,推动能源系统向更加智慧、更加开放、更加高效、更加友好的方向发展。

结合各地发展实际,能源电力行业代表谈到了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基础良好,正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用电需求旺盛。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生权认为,新型电力系统给电源结构、负荷特性和电网形态带来了新转变,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尤为重要。应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引领能源行业绿色转型。山西省是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以数字技术赋能,通过国家电网“新能源云”平台,山西1200余家企业已享受到一站式服务。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政涛建议,构建新型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建设新能源云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打造新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能源数字经济平台建设形成系统互联、数据共享、业务互通的开放服务体系,更好服务实现“双碳”目标。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挑战。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把目光投向了新型储能。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新型储能对推动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鲁海威建议完善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市场及价格机制,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加快提升火电机组调峰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张振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坚持创新引领、多元发展,积极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加强新型储能技术及装备基础研究,突破技术瓶颈,降低关键核心技术成本。

推动绿色转型不仅要着眼供给侧,还要在消费侧发力,激发绿色消费活力。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但要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冷俊建议加快推动充电技术迭代升级,加强汽车行业与能源行业协同;明确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技术路线,尽快发布新版充电技术国家标准,推动充电技术创新等。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带来了一份关于保障新能源汽车健康协同发展的建议,提到要破解影响产业安全的核心技术,需要基于市场化机制,完善科研成果到商业化落地的机制。

从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到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再到满足多元用能需求,能源电力行业积极顺应能源转型和电力系统变革趋势,大力开展新型能源体系重大技术攻关和创新实践。

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从“创新主体”到“科技创新主体”,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在今年第一场“部长通道”上作了阐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我们提了很多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这使得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表示,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要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它也是科学研究主体,在新方法提出、新科研范式形成、新领域研究、新现象解释等方面,以及这些成果怎么转化成技术、转化成高科技产业的各个阶段,都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

对此,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应发挥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九三学社中央带来了一份关于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创新引领作用的提案,提到科技领军企业处于市场最前沿,对新技术需求感知敏锐,应推动科技领军企业成为重大科技方向的提出者和科技成果的应用者,并建议瞄准市场需求,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导向作用,同时突出龙头牵引,让科技领军企业在带动产业链跃迁上“唱主角”。

全国政协委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江华带来了一份关于科技领先企业强化创新攻关的提案。他认为,科技领先企业要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以及未来产业的竞争高地展开技术攻关,同时拉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融通发展、协同创新,保证我们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打造国家竞争实力,同时保障产业和经济安全运行。

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司徒国海在关于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技术要素市场的提案中写道,只有让科学研究和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仅是代表委员的呼声,也是企业的探索实践。电网重大装备、关键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构建智慧车联网平台和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推动先进技术向标准转化,在世界上率先建立特高压、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国家电网持续推动重大原创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为美丽中国充电,为美好生活赋能。

培育良好创新生态,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几年,九三学社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如何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认为,科技创新最重要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要有高水平人才,二是要有足够的投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高校加大力度培养人才,科技企业等也肩负为国家发展、为产业升级培养人才的责任。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始终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加强人才培养,不断健全完善专家人才制度体系,创新建立了中国电科院院士和国网首席专家制,努力打造一批高层次专家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公司推行“揭榜挂帅”、项目总师、容错纠错三项科技攻关机制,推行“赛马制”“预算成本制”,建立学术聘任、津补贴、创新科研支持三项人才激励制度,建设一批双创示范中心和双创科技园,持续加强原创技术生态环境培育。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除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还需用好人才评价的“指挥棒”。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评价机制上,应对不同类型基础研究开展“差异化”评价。对于基础研究青年人才的评价应“尽量以新知识发现和方法学创新为导向,而非项目快速结题出成果为导向”,让青年人才静下来,潜心学术研究。

让创新澎湃发力,需形成多方合力。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何光华认为,激发产业工人创新活力,政府在宏观层面优化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平台和保障措施;企业致力于畅通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推动创新成果红利共享,建立科技创新容错机制,让产业工人“待遇有盼头、干活有劲头、发展有奔头”。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交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俞志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企业与高校、研发机构的项目合作大部分还是以应用研究为主,要进一步深化高校、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基础研究合作。他认为,企业家与科学家深度合作,将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不久前,国家电网公司-浙江大学智慧电力能源研究院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和技术交流会在浙江大学召开,进一步推动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走深走实。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分别成立联合研究机构,打造体系化、任务型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联合体。

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创新主体干劲十足,创新环境不断优化……能源电力行业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更多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