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抽水蓄能,推动电化学、氢能等新型储能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在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储能”成为频繁出现的热词。
储能并非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仍处于发展阶段。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得以将储能地位放于重要地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出台也为储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的快速发展大幕即将拉开。
那么,各地该如何因地制宜推动储能产业发展?储能如何协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更好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着一系列疑问,本刊为您盘点了2022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储能的规划和布局,以及众多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能源领域专家学者的观点和建议,发现就技术、市场、商业模式等各环节发展均有热议。
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并举
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据本刊不完全统计,山东、四川、河北、青海、贵州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了储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100万千瓦新型储能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支持枣庄集聚发展锂电产业。
四川省人大代表刘彦琴建议将储能作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重要支点。她表示,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四川“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聚焦清洁能源支撑产业,推动多元储能等产业重大项目落地。建议四川省规划凉山州风能发电基地、“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等多个清洁能源项目同时,应考虑储能项目的配套支撑。
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数据库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投运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包括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以及熔融盐储热)达到45.74GW,同比增长29%。
《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各地相继发布“十四五”储能发展目标。
例如,2021年11月,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储能示范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十四五”力争实现200万kW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目标,鼓励探索开展储氢、熔盐储能及其他创新储能技术的研究及示范应用。
据不完全统计,仅青海、山东、湖南、浙江、内蒙古五省及南方电网储能的规划达39GW,已高于国家制定的30GW目标。同时,已有20多地明确新能源配置储能比例。按照规划初步测算,储能装机总规模预计约达到47GW。
在抽水蓄能与化学储能之外,不少代表委员建议鼓励纯储能路线与应用场景多元发展。
湖南、浙江、内蒙古等五地都提出电网侧、电网侧、用户侧建设方向。例如浙江提出支持“微网+储能”“新能源+共享储能”等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鼓励新增的海上风电、集中式光伏电站综合新能源特性、系统消纳空间、调节性能和经济性等实际因素,建设或购买新型储能服务。
青海省政协委员、海西州政协主席李科加在青海两会上表示,要多元发展储能工厂,如挖掘光热熔盐储能的调峰调频作用,推广应用空气压缩储能项目,加紧启动抽水蓄能项目。2022年,青海要加快打造培育储能产业千亿级产业和光伏制造千亿级产业。
储能“共享化”更好构建新型电力结构
为促进新能源消纳,达到提供电网调频调峰、平衡输出、缓解电力波动的作用,多个省份要求新建新能源电站配备10%—20%、2h的储能系统,但碍于储能成本较高、没有成熟商业模式,导致很多储能电站建成后成为摆设。
为解决新能源场站自身建设储能成本高、利用率低、质量无法保证等弊端,接受统一调度的共享模式逐渐成为储能和新能源协同发展的主流模式。据统计,截止到2021年底,已经通过备案或公示的共享储能项目总规模超过10GW,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湖北、山西、宁夏、甘肃等多个省份。
其中,宁夏发文提出鼓励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电储能企业等投资建设储能设施,鼓励采用多种投资方式建设电网区域性共享储能设施,创造共享储能电站盈利模式。湖南也提出以建设大规模集中式共享储能为主,统筹项目选点,优先在新能源资源富集的地区建设一批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
上海市政协委员、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逸在提案中建议,通过储能装备“共享化”进一步提高储能设备利用率,构建更好新型电力结构。
南逸提出,目前,发电侧储能配置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各地对储能配置从5%-20%不等,个别省甚至出现了通过储能配置比例高低来竞争新能源指标的政策。这样做一方面加重了发电企业的负担,不利于发电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所配的储能系统利用率不高,造成过度配置带来的资源浪费。如何科学配置储能容量比例和储能时长,在满足电网调频调峰需求情况下,如何以整体经济成本最低的形式为新能源发电配置储能系统,需进一步研究讨论。
发电侧储能配置目前仅是新能源电站建设的“门票”之一,对储能装备的投资并未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因此容易造成设备利用率不高,甚至闲置情况。
如何提高储能设备的利用率?南逸建议,共建储能电站,提高储能设备利用率。最后,完善储能电站商业模式,鼓励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业界人士呼吁加强政策引导支持
储能产业正在蓄力加速,储能产业如何行稳至远,有效支持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市场价值,业内人士也纷纷提出了建议。
四川省省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吴孟建言献策:要重视发展储能技术和储能产业,有序开展电源侧储能建设。支持“微网+储能”“新能源+共享储能”等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推动独立储能建设,鼓励电源、电网、用户侧租赁或购买独立储能设施提供的储能服务。储能建设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是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资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的保障。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需要储能建设做支撑。实现碳中和,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
安徽省政协委员叶常林建议,政府应安排专门的部门来牵头抓储能产业和绿色低碳产业,推动现有的新能源产业“上台阶”。储能是保障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储能技术还没有完全跟上来,储能建设离不开科研投入、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能够牵头加大储能技术攻关,要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和平台的思维,来打造服务平台助力储能产业发展,支撑新能源产业成为安徽省经济新的有力增长点。
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正大联合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敏华在前期走访中,听取了许多企业的“声音”,目前一些企业投资储能产业意愿强烈,加快完善行业标准势在必行。他建议要抓紧制定储能专项规划、产业规划,进一步明确项目备案和管理工作流程,完善涉及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监管政策,加快推动储能设施建设和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附: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储能发展的要素
1、浙江
启动100万千瓦新型储能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2、山东
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
支持枣庄集聚发展锂电产业。
3、四川
大力发展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推动晶硅光伏、能源装备、多元储能等产业重大项目落地,
4、河北
推动新型储能发展。抓好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
5、广东
开工建设梅州二期、肇庆浪江、汕尾陆河等抽水蓄能项目。
6、山西
加快建设垣曲、浑源抽水蓄能电站,再规划建设8-10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布局量子信息、碳基芯片、氢能与储能、下一代互联网等未来产业。
7、内蒙古
加快蒙东、蒙西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和抽水蓄能电站、新型储能设施建设。加快源网荷储、风光火储一体化综合应用示范,壮大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建设安全、灵活、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积极筹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金,集中建设千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氢能装备、储能设备产业基地。
8、吉林
开工建设蛟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做好通化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谋划废弃矿坑抽水蓄能项目建设。
全面开工建设一汽奥迪新能源汽车项目,配套布局新能源电池等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助力打造万亿级长春国际汽车城。
9、福建
发展抽水蓄能,推动电化学、氢能等新型储能设施建设。
支持宁德时代扩产能、厦门钨业锂电池正极材料、钜能电力高效太阳能电池、莆田华峰新材料等项目建设。
10、河南
聚焦氢能与新型储能重点领域。
实施鲁山和辉县等抽水蓄能电站、整县屋顶光伏发电等能源项目。
11、湖南
重点抓好邦盛储能电池材料、长远锂电池正极材料。
12、广东
开工建设梅州二期、肇庆浪江、汕尾陆河等抽水蓄能项目。
13、西藏
建设金沙江上游和雅鲁藏布江中游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基地,有序推进“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
14、陕西
推进抽水蓄能电站、氢能示范项目实施,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15、云南
加快“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基地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产业链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
16、甘肃
力争开工建设玉门昌马、张掖盘道山等3-4个抽水蓄能电站。
17、重庆
增强动力电池、汽车电子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构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
18、青海
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打造多元协同高效储能体系,积极创建国家储能先行示范区。
积极培育光伏和储能制造两个千亿级产业。
19、安徽
加快推进蜂巢新能源动力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20、广西
增加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和抽水蓄能项目。
21、湖北
加快建设黄冈平坦原、咸宁大幕山、宜昌清江等抽水蓄能项目。
22、黑龙江
力争尚志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和源网荷储一体化。
23、贵州
加快抽水蓄能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以动力电池和汽车零部件为支撑的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