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能源革命大势所趋!全球首个“隔墙供应”60GWh储能超级工厂动工

   2023-03-17 中国储能网
63
核心提示:双碳驱动能源革命 储能迎历史性发展契机日前,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产业

双碳驱动能源革命 储能迎历史性发展契机

日前,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能源电子产业有效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应用,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新能源行业毫无疑问是一片繁荣,前景可期。然而,随着风电、光伏等装机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愈发突出,能源转型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我们越发看到发展储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今年以来,多家储能电池企业定计划、扩产能、忙签约,行业高景气度延续。一方面,2022年年底并网要求驱动下,储能电池需求集中释放;另一方面,2022年国内外快速增长的动力和储能需求,曾一度造成了电芯产能紧缺。业内人士判断,2023年将是全球储能产业爆发之年。据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国内主要储能企业签约海内外订单金额已超百亿。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储能产业迎来“春天”,与之伴随的则是一场盛况空前的全产业链扩产大潮。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蜂巢能源等头部电池企业纷纷加码,进一步点燃储能产业激情。

点亮极致制造的“灯塔” 储能60GWh超级工厂动工

年初,储能“超级工厂”在湖北荆门动工。据悉,该工厂由国内锂电行业头部企业亿纬锂能投资108亿元建设,年产能达60GWh,其量产产品为全新一代储能电池LF560K,该产品配套储能电站后,运营成本较常规的抽水蓄能电站更低,可满足储能市场大规模、高经济性需求,项目预计明年年底建成投产。

亿纬锂能60GWh储能超级工厂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以“灯塔工厂”为建设基准,具有高智能、高品质、高效率、节能环保等特点。超级工厂践行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提前规划光储设施和节能设备,配置资源回收和再制造循环经济系统,形成电池全生命周期循环产业链闭环。在“灯塔”技术的应用方面,超级工厂集成了5G通信技术、数字孪生等工业4.0技术,强化数智化和集成化设计,做到设备集中操控和生产全程实时反馈,全方位优化工艺流程及生产管理,实现效率突破,人均产值较原先提升300%,整体生产成本下降40%,电芯系统总成本降低10%,迈向极致制造和超高经济性大关。

该工厂双层集成的超前精妙设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一是集成现有先进装备技术来提质增效,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集成上下游产业链,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实现“隔墙供应”,降低物流成本和时间,形成绿色物流。

隔墙供应的实现有赖于湖北荆门得天独厚的产业环境,荆门先后引进全球正极材料制造及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龙头企业格林美、电芯制造及模组封装龙头企业亿纬锂能等大企业。在亿纬锂能牵引下,锂电池隔膜制造商上海恩捷、主营锂电池电解液的新宙邦、结构件研发及制造商深圳科达利、负极材料生产企业深圳市本征方程石墨烯公司,以及深圳上市公司雄韬股份等锂电行业企业扎堆入驻荆门。因此超级工厂上下游产业链的集成应运而生,不仅实现隔墙供应,还大大减少物流和仓储成本,提高合作效率,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优势。

实际上,这已经是2023年亿纬锂能发布的第三份扩产公告,且均为大手笔投资。1月19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拟与曲靖市人民政府、曲靖经开区管委会重新签订投资协议,将之前的规划项目调整为投资建设“年产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此外,亿纬锂能1月19日还宣布拟与简阳市人民政府就“2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订投资合作协议。

构建战略供应链 布局全球领先产业

过去十余年,我国的能源转型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成为“能源革命”的重中之重,储能迎来百年一遇的产业发展机会。中国企业利用产业链优势,纷纷加快海外市场的开发,全球市场占比持续上升,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为了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和本地化供应,不断进行海外建厂布局,构建全球交付和服务能力。

构建储能战略供应链,支持行业持续发展,中国企业任重而道远。2023年,行业内外对今年的储能发展充满了期待,相信我们只有把自己的数字化运营和管理的平台做到行业一流水平,用行业先进的制造装备和生产技术,才能为储能在支撑实现双碳目标中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