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2022全球储能电池销量122GWh,宁德/比亚迪/亿纬位居前三

   2023-03-09 储能与电力市场
71
核心提示:储能与电力市场获悉,日前国际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全球电池销量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储能市场的电池的总销量

储能与电力市场获悉,日前国际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全球电池销量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储能市场的电池的总销量为812GWh,较2021年的436GWh增长了86%。

得益于中国和北美市场的繁荣,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2022年的销量为690GWh,较2021年的392GWh增长了76%。储能市场的电池销量增长更为迅猛,从2021年的44GWh增长到2022年的122GWh,涨幅高达175%。2022年,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锁定全球储能电池市场的前三把交椅。储能电池销量超过5GWh的中国电池企业还有瑞浦兰钧、鹏辉、国轩高科。

2022年全球电池市场情况

2022年,中国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助推了中国电池制造商的良好业绩表现。与之相比,海外电池厂商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和松下的增长率分别只有19%和4%,与86%的整体市场增长率存在巨大差距。

除中国以外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增长相对乏力。特别是当欧洲动力电池市场——这一韩国电池制造商的主要目标市场有所放缓时,中国电池制造商和电动汽车制造商一直在海外市场积极开拓。这进一步推升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在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上,宁德时代在2022年的市场份额为22%,仅次于LG新能源,较2021年的14%略有增长。此外,其他中国电池厂商的全球出货量也进一步增长,一方面他们正在快速进入国际车企的供应链,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比亚迪、上汽、长城企业等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不断提升的在欧洲和亚洲市场的电动汽车销售。

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储能装机的快速增长。储能市场对低功率、高安全的需求,增加了行业对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偏好,导致了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厂商销量的显著增长。在全球范围内,这种由三元向磷酸铁锂转变的趋势预计将进一步加速。

全球主要电池厂商的业绩表现

2022年CATL的全球电池销量再次位居榜首,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销量分别达到270GWh和53GWh。其2022年的全球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30%增加到40%,进一步拉大了与第二位LG新能源的差距。

LG新能源以12.4%的市场份额成功保住了全球第二的位置,但与比亚迪12.1%的市场份额相比,优势已经十分微弱。BYD从2021年开始,依托良好的电动汽车销量,实现了165%的高速增长。

松下、三星SDI和SK On等公司紧随其后,排名第4-6位,但他们之间的差距非常小,可见未来在排名上会有激烈的竞争。

中创新航成为过去一年增速最快的企业,位居全球第七。而国轩、亿纬锂能和欣旺达等其他中国公司也成功进入全球前10名。

储能电池销量

观察各电池制造商在2022年的储能销售业绩,在2020年,韩国公司(三星SDI和LG新能源)在全球市场上的总市场份额曾一度超过50%。然而,从2021年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中国公司开始在全球市场推广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磷酸铁锂电池已经成为北美市场的主流。

2022年,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锁定全球储能电池市场的前三把交椅。储能电池销量超过5GWh的中国电池企业还有瑞浦兰钧、鹏辉、国轩高科。

在中国的储能市场,受到各地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政策的影响,储能需求快速增长,进一步带动了中国电池制造商在2022年的储能销售业绩表现。中国储能市场的这种上升趋势预计将持续到2025年。

事实上,根据储能与电力市场的统计,2022年中国储能市场全年并网项目总规模达到7.762GW/16.428GWh,与2021年全年2.4GW/4.9GWh的投运规模相比,同比增长达235%(按容量规模比较)。储能与电力市场预计2023年国内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新增装机规模有望再增长128%,达到17.7GW/41.1GWh。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