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四问“钠锂”之争:相争还是共舞?

   2022-12-22 四川日报
53
核心提示:近日,第十届科博会在四川绵阳举行,身居主场的四川长虹抖出许多看家法宝,钠离子电池是其中之一。能量密度达到141Wh/kg,实测70

近日,第十届科博会在四川绵阳举行,身居“主场”的四川长虹抖出许多“看家法宝”,钠离子电池是其中之一。“能量密度达到141Wh/kg,实测700次循环无衰减。”长虹新能源材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高剑告诉记者,这样的表现已经具有商业化价值。

放眼全国,钠离子电池的热度正在快速攀升。作为锂电之“王”,宁德时代早在去年就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宣称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将于2023年实现产业化;最近,同为锂电龙头的蔚蓝锂芯也宣布,拟与中科海钠联合开发圆柱形钠离子电池,而后者是国内第一家专注钠离子电池研制的企业,在最近一轮的融资中估值暴涨数倍。

龙头下场、资本追捧,令“钠锂”之争重现江湖。为此,记者走访了多位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请他们解析背后的理论、实践与争议。

一问 为什么是“锂”?

高剑的实验室位于成都高新西区,40多名科研人员分布在多台实验仪器前。他们正在尝试一种新材料,将其制成新的电芯检验性能,圆柱形、纽扣形、刀片形和袋装软包的样品随处可见。

“这是钠离子电池吗?”记者边看边问。

“不,是锂离子电池。”高剑回答,“锂是行业的主流,也是我们的主业。”

高剑说,小至手表、手机、充电宝,大至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设备,锂离子电池无处不在。在消费电子、动力电池等领域,锂离子电池几乎是“一统天下”;在电动工具、储能设备等领域,锂离子电池也在“攻城略地”。

据工信部统计,2021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324GWh,同比增长106%,其中消费、动力、储能型锂电产量分别为72GWh、220GWh、32GWh,分别同比增长18%、165%、146%。

为什么是“锂”?“天分高。”高剑打开元素周期表,3号元素锂位于左上角,是排在最前面的金属元素,“锂本身原子量小、活性高,且电极电位最‘负’,因此理论上可以做出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

高剑介绍,电池诞生200多年来,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是发展的主线,也就是用更小的体积、更轻的质量,储存更多的电量。电池的基本原理相通,不同的材料体系决定了能量密度的大小。锂元素被发现后,很快成了科学家追捧的理想材料。

“还有我们的努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机高分子材料专家蹇锡高告诉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索尼首先将锂离子电池推向商用,获得市场认可。此后,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逐渐起步,经历了从钴酸锂电池到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的迭代,特别是通过持续深化创新,近些年已凭借技术和产业链优势独占鳌头。

据统计,2014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和制造国家。201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在全球的占比为42.1%,这一数据在2021年达到59.4%。在这背后,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分别平均达到280Wh/kg、170Wh/kg,骨干企业电池系统循环寿命超过5000次,优势明显。

“基本上解决了‘续航焦虑’。”蹇锡高说,如今锂离子电池产业愈发成熟,可以说是“方兴未艾”,而由于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需求旺盛,锂离子电池的产能还在快速提升,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其主流地位难以撼动。

二问 为何还要“钠”?

走到最后一个实验室,高剑终于展示了他的钠离子电池。这是一块袋装软包的电芯,外边由银白色的铝塑膜包裹。“这不是实验品,已经是工程化的样品,拿来就可以用。”高剑说,几年前,学术界对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实验室,发表论文就算大功告成,而如今的研究已经瞄准产业化,“尽管市场前景还有争议,但发展钠离子电池已经不是纸上谈兵了。”

锂离子电池方兴未艾,为何还要发展钠离子电池?专家从两个角度进行了解析。

首先看锂。锂是做电池的理想材料,但在专家看来,还称不上“完美”。“在地壳中,锂元素并不算丰富,锂资源越来越紧俏。”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郭孝东说,如今的锂被称作“白色石油”,正是由此得名,“75%以上的锂资源都用作了锂离子电池,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快速发展,以后的需求还会不断放大。”

郭孝东表示,锂资源供应的紧张状态,让碳酸锂的价格在最近两年节节攀升,从每吨几万元跃升至每吨数十万元,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价格上扬,对产业健康发展有明显的副作用。

“还要关注锂资源的分布。”近日,在第二十届海科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轻金属专家潘复生也专门提醒,由于我国锂资源储量不足,目前国内生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碳酸锂,绝大多数都来自国外进口,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因此要努力寻找新的替代资源、确保安全。

再看钠。蹇锡高表示,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例如海水中就有大量的钠盐,其开采、制备过程也更为简单,因此能够有效解决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的问题,在成本方面拥有明显优势,“现在锂的价格越来越高,钠的成本优势会更加明显。”

此外,钠的理化性质与锂相似,也是吸引研究者的重要原因。“在元素周期表中,钠与锂是‘邻居’,都是Ⅰ族的金属元素。”高剑说,由于都是“摇椅式电池”,两者背后的原理相同,锂离子电池的成功,也为钠离子电池的开发提供了许多成熟的思路,例如在材料体系的设计上,如今的钠离子电池大多都参照了锂离子电池。

三问 研究进展如何?

尽管理化性质相似,但钠在锂面前,短板明显。高剑介绍,由于原子量更大,钠离子的半径比锂离子大。“储存相同的电量,需要迁移的离子个数一样,但钠离子电池所需重量要更大。”高剑说,因此在相同条件下,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比锂离子电池低,“要赶上这个差距,很不容易,但我们可以努力靠近。”

如何追赶?关键依然是材料。

高剑介绍,在这其中,正极材料对能量密度的影响最大。根据成分,主流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可分为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体系,可大概对应锂离子电池的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和有机材料。“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思路,钠离子电池还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调整。”高剑说,目前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对三种正极材料都有所涉及,有的已经走出了实验室。

根据锂离子电池的思路,郭孝东和同事曾尝试用磷酸铁钠代替磷酸铁锂,但由于磷酸铁钠的活性降低明显,于是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尝试,最终发现用磷酸钒钠的效果很不错。“四川钒钛资源丰富,这样的尝试很有意义。”郭孝东介绍,除此以外,团队也在尝试其他的材料体系设计,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将在合适的时候报告。

除了追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也是重要目标。高剑介绍,钠离子电池的充电工程,是将钠离子嵌入负极的过程,由于钠离子的个头更大,嵌入负极更困难,循环寿命自然也比锂离子电池更短。

“负极也要尝试新材料。”高剑说,这种新的负极材料已经完成制备,正在进行测试,有望大幅缩小与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差距。

蹇锡高和同事准备换一种思路。“能够充放电的不只有电池,还有电容器。”蹇锡高说,他的团队正在开发一种钠离子超级电容器,其能量密度可以与电池相当,且充放电效率有质的提升,“普通的电池快充,在电容器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蹇锡高透露,开发钠离子超级电容器的关键是找到一种高性能的储钠材料,而最近团队已经有所突破,去年已经向学术界报告。

四问 四川如何应对?

近些年,锂离子电池产业在四川发展迅猛。据统计,四川省现已具备锂矿年开采能力150万吨,基础锂盐产能24万吨,正负极材料产能125万吨,动力电池产能100GWh。预计到2025年,四川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350GWh。

在此基础上发展钠电产业,具有哪些优势?

“四川硬岩石锂矿占全国锂矿石资源量半壁江山。”高剑说,这是四川锂电产业的基石,发展钠电产业没有这样的先天优势,但四川钒钛资源丰富,可能在以后的钠电产业发展中带来较为明显的资源优势。

再看产业链。从锂矿开采到基础锂盐、正负极材料、动力电池,四川锂电产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完备,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成熟的分工协作。“锂电和钠电原理相同,生产工艺相似。”高剑说,在锂电生产线上稍作调整,就能实现锂电和钠电通用,有利于钠电产能快速提升。

“人才也是优势。”蹇锡高表示,随着锂电产业发展,四川已经聚集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中也有不少创新团队,锂电和钠电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过,在锂电产业优势明显的大背景下,是否发展、如何发展钠电产业,大家还存在许多争议。

“首先是对钠电的定位,是对锂电的取代,还是对锂电的补充?”高剑说,在他看来,由于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上仍然存在明显差距,未来锂电仍将是电池的主流,而钠电需要在一些细分市场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例如对能量密度不太敏感的光伏储能,以及对循环寿命不太敏感的电动工具,都可以是钠电的用武之地。”

在钠电中,钠的成本只是电池成本的很小一部分,由于尚未规模化应用,钠电的成本优势目前还不明显。蹇锡高建言,当前应该积极研究、谨慎布局,重点鼓励前沿创新研究,夯实产业基础。

争议之下,这样的共识明确:锂电这个主业不能丢。专家建言,发展锂电和钠电产业,要在“主业+副业”的格局下开展。“就像我们实验室,主业还是锂电的创新研究,要继续向理论极限逼近。”高剑说,在此基础上开展的钠电研究,重点面向细分市场,着眼于未来,“当锂资源真正进入枯竭阶段,这样的技术储备就能发挥大作用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