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地2023年至今颁布的电池重点建设项目统计,全国动力/储能电池项目规划产能建设超1550GWh,数量超115笔,总投资近5000亿。
其中,TOP10动力电池企业的项目占比大多数,是主要投资力量。庞大的产能扩张和TWh时代下的大规模制造需求为产业链上游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市场机遇。
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企业成为多家锂电企业冲刺IPO的“背后推手”,细分领域锂电龙头企业涌现。
据起点锂电不完全统计,2023年,锂电相关产业链企业近40家更新IPO动态,除了电池企业蜂巢能源外,其余皆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其中湖南裕能、曼恩斯特、中船特气、日联科技、华塑科技等5家企业已成功上市。
从涉及领域来看,IPO企业覆盖了锂矿(如九岭锂业)、正负极材料、三元前驱体、电解液、锂电设备、铜箔、结构件、储能逆变器各个细分领域。
起点锂电统计了主要客户涵盖TOP10电池企业的23家IPO企业,情况如下:
01 大订单提供大机遇
在统计的23家企业中,锂电设备企业占比最多,包括信宇人、曼恩斯特、宏工科技、逸飞激光、日联科技、誉辰智能、双元科技等7家,涉及锂电生产线多个工序。
从融资金额来看,湖南裕能融资金额最大,其计划融资18亿元,最终实现超募42.88亿元。这与其所在市场地位和产能扩张密切相关,目前,湖南裕能磷酸铁锂产品出货量已连续三年国内排名第一。
而宁德时代们助力企业加冲刺IPO的体现在于,在大客户需求带动下,产业链企业业绩“水涨船高”,迎来几倍上涨。
如,2020年至2022年,逸飞激光营收由2.06亿元增加至5.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74%;公司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181.18%。
此外,在近两年材料涨价的大背景下,头部电池企业不仅大手笔给予订单,更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深绑上游供应商,包括湖南裕能、安达科技、江铜铜箔、德福科技等企业均获电池企业战略投资。
比如,宁德时代与比亚迪曾在2020年12月入股湖南裕能,分别以持股10.54%与5.27%位列湖南裕能第三与第七大股东。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也是湖南裕能的主要客户。
去年7月,安达科技完成定增,比亚迪成为最大认购方,并一举成为第九大股东。
在起点锂电看来,头部电池厂战略投资,有助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并通过技术合作实现产品技术升级和生产工艺的迭代创新。同时未来双方将加强资源协调,为IPO企业一方的业务拓展提供战略支撑。
从技术层面看,龙头企业跟随优质电池厂不断进步,对核心工艺的理解更为充分。
以设备企业为例,锂电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带动上游设备龙头的客户结构持续优化,设备龙头和动力电池龙头逐渐深度绑定。
长期看,深度绑定将使得锂电设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同时,锂电设备企业横向整合加速,不断强化技术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锂电设备行业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全工序覆盖企业。
02 警惕“大客户依赖”现象
硬币的另一面,在产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大客户绑定也意味着大客户依赖。
据起点锂电统计,以上23家企业多数均存在大客户依赖现象,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超70%。部分企业客户结构过于单一,单个客户比重过大,甚至达到超六成,企业受到客户的影响较大。
分析来看,下游国内动力电池巨头装机量市场份额不断向优势企业集中。起点锂电统计,2022年,国内前五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占比达85.7%;全球市场上,中国企业也占据六成份额。下游激烈的市场竞争势必将进一步传导至上游配套供应链,加剧行业集中度。
从商业竞争的角度来看,过度于依赖某一方,还往往意味着企业在商业谈判中可能失去一定的话语权,尤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及价格战的大背景下,大客户势将压缩供应商毛利空间,不利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大客户还会延长对供应商支付货款的期限,进一步导致资金压力会一级一级向上游传递,应收账款风险加大。
比如,电解液领域,随着各大厂商的相继扩产,电解液价格逐渐回归理性,华一股份的业绩急“刹车”,比亚迪也退出公司前五大客户行列。
2022年,比亚迪退出公司前五大客户行列,公司对其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4978.7万元降至1442.03万元。
还有如,珠海赛纬曾于2017年谋求创业板上市,但公司第一大客户沃特玛在2018年爆发债务危机,连带珠海赛纬的生产经营也受到较大影响。
沃特玛于2022年被法院裁定宣告破产,由于破产清算进度较慢,珠海赛纬对沃特玛超6000万元应收账款面临难以收回的风险。
在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竞局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大客户们每一次战略的调整,甚至其一旦进入衰退期,将对这些供应商的经营及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对于配套企业而言,增加合作客户的数量,实现客户的多元化,降低销售渠道的风险,是上市后的一道必答题。
一方面,切入其他赛道,寻求高质量客户,比如今年火热的储能赛道,正涌现出一批专攻储能电池的实力。同时,钠电赛道方兴未艾,产能规模放量在即,一些优质的钠电池企业值得关注。
其二,对于一些产业链上游头部企业而言,以全球能源变革为视角,海外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机遇,加速全球市场开拓,推动产品、技术、资本等出海是下一阶段的重要目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