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政府工作报告中能源关键词:生产消费方式变革

   2014-03-06 中电新闻网
50
核心提示: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精炼的篇幅涵盖经济社会改革发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精炼的篇幅涵盖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方方面面。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能源事业被总理多次提及。其中,着墨最多的关键词当属“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

过去一年能源成就硕果累累

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我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在提到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主要实物量指标中,“全社会用电量”指标幸运地成为被总理特别指出的四、五个指标之一。

说是幸运,实属必然。用电量公认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电力工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去年,我国以7.5%的用电量增速支撑了国内生产总值7.7%的增长。低于“1”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说明我国正用更少的电力消耗增量取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改善。

报告简明地列出了201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极度凝练的篇幅中,“核电等技术装备走出国门”、“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3.5%、2.9%”、“拓展油气和电力输配网络”、“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22.3%”(意味着全国人民每用4.5度电中有1度是更清洁电力)等亮点赫然在列。

这是能源行业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全行业的光荣。

宏观指标框定能源发展大势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在报告中得到明确:7.5%左右。

这是一个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后确定的目标,兼顾了需要和可能。它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这个重要指标,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共三大宏观经济指标,也框定了新的一年能源发展的形势和可能。

根据近年能源电力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基本可以判断,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将比上年进一步降低,不会高于7.5%,电力供需形势将延续总体平衡。能源消费增速也会进一步下降。报告规定了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这也意味着,今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很可能将低于3.3%。

这显著低于“十二五”规划预期的年均增长率,也几乎是新世纪以来最低的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显示我国能源总量控制和能源效率提高正在“升挡加速”。

改革擂响能源发展最强音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报告明确,“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能源改革被多次提及。

宏观层面,报告明确进一步简政放权、抓好财税体制改革重头戏、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相关能源工作自然受此概括。行政审批和投资审批改革、资源税和环保税改革更是和能源事业紧密相关。报告提出,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报告还明确,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石油、电力、铁路、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报告提出再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先进制造、新能源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鼓励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

能源生产消费变革寄厚望

报告涉及能源事业最集中最大的篇幅,出现在“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部分。能源和生态环境关系之密切,可见一斑。

报告明确指出,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他强调,“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总理指出,“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为期排放和扬尘”是关键环节。今年要淘汰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

报告强调,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要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加强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采与应用。同时,实施建筑能效提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