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铁矿石期货上市在即 提升定价话语权关键一步

   2013-10-17 新华网
55
核心提示:在国际衍生品市场的开发热潮中,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铁矿石期货品种。中国版铁矿石期货将于18日登陆大连商品交易所,这无疑将增

在国际衍生品市场的开发热潮中,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铁矿石期货品种。“中国版”铁矿石期货将于18日登陆大连商品交易所,这无疑将增强国际衍生品市场中的“中国声音”,为提升中国企业的定价话语权迈出关键一步。

国际开发热潮倒逼中国版铁矿石期货问世

2009年之后,铁矿石长期协议定价机制破裂,三大矿山将原有的年度基准定价机制改变为季度定价,甚至是更为短期的指数、现货定价,这催生了产业避险需求,铁矿石定价金融化趋势越加明显。

新加坡交易所、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印度商品交易所等机构先后即推出铁矿石掉期期货、期货期权和铁矿石期货等衍生品种。2012年以来仅新加坡交易所推出的以中国天津港口62%品位的铁矿石价格为参照指数的掉期交易已现活跃态势,2012年交易量为1.089亿公吨。数据显示,新交所铁矿石衍生品交易量约70%成交来自亚洲客户,30%为欧洲客户,亚洲客户中,来自中国客户的成交量占比约为1/3。

然而,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市场在铁矿石定价金融化的过程中却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2010年,铁矿石的年化价格波动率为18.6%,2012年达到24.3%。

“这倒逼国内金融市场尽快上市铁矿石期货品种,以便为国内广大的钢厂和现货贸易商提供避险服务,并争取未来定价的主动。”永安期货研究院负责人张逸臣说。

增加中国企业定价筹码

钢铁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而铁矿石成本占全行业生产成本的80%左右。“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铁矿石价格方面都是被牵着鼻子走,好比大象踏着蚂蚁的脚步在跳舞。”上海钢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文章说。

在铁矿石定价金融化的进程中,中国铁矿石期货在为钢厂提供新的避险工具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在争夺铁矿石定价权方面提供了契机。

江苏中天钢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阳说,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博弈过程中仍是国际矿山占上风。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可能会增加国内钢铁行业的话语权,而相对目前行业内参与较多的新加坡交易所的掉期交易,大商所铁矿石期货未来规模应该会更大,成熟度也会更高。

“在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市场启动初期,依托强大的现货市场支撑,中国推出自己的铁矿石期货或能占得先机。”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胡俞越说。

他认为,国内铁矿石期货的上市将在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市场进一步强化中国因素,国内企业也可以以一种更低的交易成本、更直接便捷地参与到市场中来,使其交易意愿在主场得到最大限度的反映,从而利于逐步提升中国钢厂、贸易商等行业企业的议价话语权。

中国获铁矿石定价话语权尚需努力

在大商所组织的调研中,记者了解到,很多钢厂和贸易商都在积极筹备参与铁矿石期货,希望籍此避险并在定价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

多家此前在新加坡交易所从事铁矿石掉期交易的企业都看好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品种,并表示将积极参与。上海美匡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文英说,之前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的掉期更多是避免亏损幅度的加大,预计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应该有很好的流动性,虚拟的交易将占到更多比例。

然而,企业有自己的顾虑。“矿山被三大巨头垄断,国内需求分散,这个状况短期之内不会改变,而铁矿石期货的参与者仍将是金融机构为主,这些问题决定了中国企业不可能仅仅凭借铁矿石期货就获得定价话语权。”一位钢企的负责人说。

胡俞越也提醒说,尽管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以衍生品市场价格为定价依据,但并不是说推出期货等衍生品就能取得定价权。

大商所工业品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只是为定价权的争取提供了平台和筹码,定价话语权的大小还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程度、市场开发程度、企业实力和定价经营模式等有关。

“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参与到这个期货品种中来,只要参与的企业多了,就会影响到现货价格。”陆阳说。

毋庸置疑,国内铁矿石期货的上市使中国企业抱团发声成为可能。正如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徐林的总结,铁矿石期货上市的意义在于让中国企业在谈判桌上,由“无声变有声,小声变大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