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俄竞争:拖累上合多边能源合作

   2013-10-09 《能源》
46
核心提示:在上合组织内,中俄两国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既不对称,利益也很难相容,因此多边能源合作也常常被这种不兼容所拖累。在不久前结束

在上合组织内,中俄两国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既不对称,利益也很难相容,因此多边能源合作也常常被这种“不兼容”所拖累。

在不久前结束的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建设上合组织的能源俱乐部。尽管,其中亚、俄罗斯之行签署了多个油气合作项目,但中国与中亚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仍大多停留在双边形式上。

如何建立和利用多边合作机制,同时解决好与俄罗斯的竟、和关系,是双方面临的紧迫问题。

主席的呼吁

习近平主席此行的第一站是同上合组织国家关系密切的土库曼斯坦。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土国最大、全球第二的复兴气田的投产仪式,并商定将土库曼斯坦对华天然气供应量在2020年前提高到每年650亿立方米。

为了开发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中方已经向土库曼斯坦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贷款。

接着,在圣彼得堡举行的G20峰会期间,中俄签署了天然气供应协议和中石油入股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协议。在中俄天然气谈判尚未取得最终结果的情况下,中资进入亚马尔项目也算是不小的突破。

接着,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天然气管道建设和共同开发乌国石油、天然气和铀矿的协议,合同总额达到了150亿美元。习近平主席和卡里莫夫总统在会谈后宣布,两国计划将贸易额从目前的37亿美元提高到50亿美元。

在哈萨克斯坦,中哈两国达成了总额300亿美元的协议,包括中国入股里海卡沙甘油田(50亿美元),并为其第二阶段开发提供30亿美元贷款。中国还将提供资金建设联通哈萨克斯坦北部的天然气管道,并协助哈方建设新的炼油厂。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此前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未能达成建设新炼油厂的协议,哈方转而向中国寻求帮助。

中哈两国元首宣布,双边贸易额将从目前的每年240亿美元提高到2015年的400亿美元。实际上,中国早已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习近平此行的最后一站是召开上合组织元首峰会的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中吉两国签署了3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包括建设公路、天然气管道和共同开发矿产资源。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习近平的此次出访中,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达成了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的协议。这条管道将开辟中国进口管道天然气的新线路,年设计运输量将达到250亿立方米。

这些项目无一例外,都是通过资金换资源的方式进行的。

中国投资不仅能够促进当地资源的开发,还能为当地创造诸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政治稳定创造条件。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在谈到D线管道时就表示,该项目吸引的巨额中国投资能够带来数千个工作岗位。而就在不久前,吉尔吉斯曾经以一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国内的天然气管道系统出售给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

但从上述诸多能源合作项目中可以看出,除了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外,其余都是双边合作项目。多边能源合作项目的缺失,与习近平主席有关建设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的呼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多边疑惑

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的概念已经提出多年,组织内的各成员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要建立“能源俱乐部”,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也提出过不同的建议方案,甚至还出台过俱乐部章程草案。

但实际上,对于能源俱乐部的形式和具体工作内容至今仍有不少疑惑。

简单的说,能源俱乐部是仅作为政策和项目建议的论坛,还是承担具体的项目设计、融资和实施的实体。对于前者,建立相对容易,但有成为议而不决的“空谈俱乐部”的可能,而后者则因为需要更多的利益出让、分配和协调而变得困难重重。

按照最初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提出的设想,能源俱乐部应该进行具体项目的实施,比如互联互通的电网和油气管道。水能丰富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甚至希望将其境内的水电项目也纳入其中,以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同时降低这个项目因中亚水资源分配而引发的政治风险。

实际上,除了能源项目,上合组织国家在其他领域也存在诸多大规模多边合作项目,特别是在跨境的交通、通信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方面。俄罗斯媒体曾报道称,通过各国的工商贸易机构,以及上合组织的实业家理事会,曾提出过上百个合作项目,但“并不是所有成员国都对这些项目感兴趣,因此制定了‘2+’的模式,即有两个及以上的国家感兴趣就可以实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多边合作就成了双边合作。

一直以来,中国在与上合组织国家进行经济合作方面,都奉行“少说多做”的原则,即不在形式上做过多纠缠,而注重合作的实际内容和利益。比如,在建设能源俱乐部方面,虽然中国领导人多次表态支持,但并未明确提出过其职能、组织形式和具体项目的建议。

相反,中国在具体项目的推进方面进展迅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亚天然气管道三个方向、四条支线的建设。

正因如此,就出现了另外一个疑惑:既然中国能够以己之力,迅速同相关国家完成如此大规模的项目,那么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经贸和能源多边合作机制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融资机制的难产

从一开始,上合组织的使命是维护地区稳定和打击三股势力。

一方面,这是组织各成员国共同政治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组织内两个主导性国家,中国和俄罗斯能够发挥相对均衡的作用。而且,在国际政治问题上,中俄相近的立场能够使上合以国际组织的角色发表共同的政治观点,这次峰会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声明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上合组织在经贸,特别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则是另外一番状况。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以及中国商品对海外市场的需求都越来越大,加强与中亚和俄罗斯的经贸能源关系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那么通过上合组织的平台,向其注入经济领域的合作要素是合乎逻辑的。

但问题随之出现,在上合组织内,中俄两国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既不对称,利益也很难相容。从前者说,中国拥有资金实力,甚至为如何处置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发愁,而俄罗斯尽管坐拥五千多亿美元的外储和大量的油气储备基金,但仍为国际油价的波动提心吊胆,生怕2009年的情景重现,因此不敢随意动用有限的资金。

从后者说,中国和俄罗斯虽然在能源资源禀赋上天然互补,但俄罗斯不仅在中俄能源合作上患得患失,还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有吃醋之感。

因此,在上合组织的经济能源合作中,俄罗斯设计出了一套与中国不同的模式,力求抵消中国的资金优势,从而达到中俄力量平衡的状态。这种分歧突出地表现在项目的融资机制上。

对于能源和经贸合作,最重要的在于资金的供应,文章的一开头已经说明。而在多边合作下,如何融资就成为中俄角力的核心问题。按照中国的设想,应该成立类似于世界银行的上合组织银行,并愿意向其注入上百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多边项目的融资,从而既扩大上合组织的经济职能,又能发挥中国的优势,使其为我所用。

但俄罗斯既不愿拿出和中国一样多的资金,又不甘心充当小股东,因此提出了另一种方案。俄罗斯建议成立特别基金账户,用于多边合作项目的经济技术论证,而项目的实施再向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或者各国商业或政策性银行寻求支持,当项目落实后,基金账户的经济技术论证开支应该被返还,再用于其他后续项目。

这样,中国的资本主导项目的优势将被抵消。

此外,俄罗斯还提出了另一种方案,即在俄哈“欧亚发展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上合组织银行,这样,比起从零开始建设,俄罗斯能够尽可能多地保持对上合组织融资机构的影响力。

对于中亚国家而言,直接从中国还是从上合组织获得资金,基本上是无所谓的。它们需要资金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保持政权稳定。在上合组织融资机构难产的情况下,避开矛盾,用更实际的途径高效地解决问题,也是中国的现实选择。

但未来,如果希望上合组织能够在经贸和能源领域发挥更大的多边平台作用,其融资机制的建设仍需要做很大的努力。

(作者系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