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探索全球能源革命之路

   2013-05-13 财经国家新闻网
55
核心提示:能源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能源问题的探讨贯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能源问题的探讨贯穿了整个现代工业文明时代。近年来,国际能源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关注热点,譬如全球气候变暖、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日本的核电危机、中国的能源革命等等,这些都将深刻影响国际能源未来发展。

相对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和能源史来讲,中国近代能源史经历了100多年,但要说到取得的发展,也就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事情,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这30多年发展尤为迅猛。

现在,中国既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能源需求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能源供应保障任务依然严峻,资源、水、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压力将不断上升。这就意味着,以往粗放式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需要进行改变,必须以新的思路审视中国能源未来的发展。中国政府提出,要进行能源消费和生产革命,表示了对实施能源发展新战略的决心。

如果把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能源领域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比作中国能源的一次伟大变革的话,那么中国正在经历着又一次伟大的变革,这就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建立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前不久,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谈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以命运共同体的眼光审视能源问题,实现这场全球能源消费和生产的革命,化解能源难题,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

第一条路径是创新改革。无论历史、现在还是未来,创新与改革始终是促进能源发展、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驱动力。如美国页岩油气开发技术的成熟,颠覆了“石油峰值论”,将改变世界能源版图。目前,美国页岩油产量已占石油产量的12%。这说明,尽管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的创造力量是无限的,科技进步将大大提高对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是,这些创新从概念提出到最终应用,需要政府、企业和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以及在科技创新、行政改革、行业管理等各方面的优化和协调推进。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加大投入,完善政策,鼓励研究开发,推动各国能源创新改革与共同发展。

第二条路径是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绿色革命的必然要求,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国际社会应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基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为应对气候变暖和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努力。各工业国都应下大力气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特别是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居家生活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中国政府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到201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将从2010年的8.3%提高的11.4%,能耗强度比2010年降低16%,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7%,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达到15%。

第三条路径是国际合作。能源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问题的解决也必然需要国际合作。各国应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出发,重新审视和构建全球能源体系,这包括: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能源先进技术的转移;倡导能源出口国、消费国和中转国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建立全球能源资源市场稳定机制;不断推进能源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等。中国将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提高能效、节能环保、能源管理、政策法规等领域加强国际对话交流,参与完善国际能源市场监测和应急机制,深化在信息互换、人员培训、协调行动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我们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携起手来,深化能源领域交流,扩大务实合作,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对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文/曾培炎 作者为中国国务院前副总理,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