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体制革命

   2014-07-15 中国石油报
48
核心提示:我国政府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推动能源革命和加强能源安全足以表明,中国为经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以往的能

我国政府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推动能源革命和加强能源安全足以表明,中国为经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以往的能源供给和消费模式难以为继。在国内和国际能源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必须将能源问题提高到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能源改革到了十字路口,也到了关键时刻,提出能源革命强调了政府对能源行业发展的整体判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的第六次会议中提出推动我国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方面的“革命”,并指出要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抓紧制定2030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十三五”能源规划。这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首次对外公开的会议聚焦能源安全战略,用“革命”代替了过去的“改革”,足以表明中央政府对能源行业的改革决心。

事实上,中央此次提出的能源“革命”的几个问题并非偶然。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而随后的2013年、2014年能源工作会议也基本以此为基调,提出增加能源有效供给、推进国际能源合作、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等,部署当年的能源工作。

我国政府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如此密集地提出推动能源革命和加强能源安全,有其必要的宏观背景。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但依然处于经济发展阶段,还将继续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面临着巨大的能源需求压力。而能源供应形势不容乐观,近10年来石油进口量节节攀升,2013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8.1%,根据中国石油的研究预计,将在今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同时,天然气和煤炭的对外依存度也持续上升,2013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31.6%,煤炭对外依存度为8.13%。此外,我国还面临着雾霾、水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全球能源供需格局近年来已经出现新的变化,尤其是美国“页岩气革命”影响在全球发酵,使得石油供应“西移”,更增加了我国能源安全的风险。

中国为经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以往的能源供给和消费模式难以为继。在国内和国际能源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必须将能源问题提高到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也就是说,能源改革到了十字路口,也到了关键时刻,提出能源革命强调了政府对能源行业发展的整体判断。

在本次会议中提出的四项“革命”中,能源体制革命最为根本。中国能源体制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能源行业准入并非由市场决定,能源定价和补贴的过程存在不透明问题;二是能源价格由政府控制,市场供需无法发现和决定价格,能源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政府宏观政策工具,而政府不确定的行政干预直接导致能源企业运行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及风险。这两大体制问题,正是能源领域最需要“革命”的两个方面。

能源体制革命彰显政府领导层的改革决心。其实,过去我们并不是不知道怎么改,而是知道怎么改,至少知道大致应该怎么改。但是,由于能源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使得能源改革涉及面广,能源体制相对固化,相对难以把握改革的后果。因此,此番会议部署的能源体制革命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能否解决体制和价格这两个核心问题。大的方向其实比较明确:一方面改革价格体制,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竞争;二者相辅相成,价格是由充分竞争形成的,而充分竞争有赖于宽松的市场准入。另外,能源监管也值得注意,有效的能源法治体系是还原能源商品属性的重要依据。依法行政,转变政府监管方式,必须从过去以项目审批为主,转变为战略和规划引导。

本次会议中还提出积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抓紧制定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目前,油气方面的价格改革进行较为顺利(近年来推进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运行良好,天然气随着去年价改方案的出台,增量气已经市场化,存量气也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调整到位),可见未来油气改革的核心,更多的可能是体制问题。今年2月以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油企纷纷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油气企业尝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活力。不过,就目前来看,种种原因使得非公有资本参与和投资收益仍具有一些不确定性,将影响其参与能源行业的积极性。因此,在现有的能源体制和定价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非公有资本进入能源领域的成效可能难达预期。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还需要政府其他政策配套支持,油气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值得一提的是,推进能源体制革命需要同时关注保障能源安全。油气安全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最重要环节,在推进能源体制革命的同时,政府提出务实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加大与中亚、中东、美洲、非洲等地区的油气合作力度,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油气管线、油气储备设施建设。过去中国的油气进口主要来源于中东和非洲,今年5月中国与俄罗斯签订天然气协议,意味着将在油气领域与中亚和俄罗斯有更多的能源合作。提及美洲,则意味着石油企业需继续推进油气进口和国际合作的多元化。(作者:林伯强,为新华都商学院教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