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发展面临着既要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减轻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为减少能源消费和污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效政策被提上政治日程。能源效率有助于缓解这问题,还能带来经济效益,提升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因此,能源效率已成为世界各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们较多关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问题,而忽视了能源在开发、加工、转换、利用等各个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即能源效率问题。
近些年,中国能源要素日益趋紧、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消耗了七成能源的工业却贡献了不到一半的产出,能源效率堪忧。从国际来看,当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整体偏低,中国的能源效率目前只有欧盟和日本的1/4,美国的1/3。虽然中国的能源效率也在提高,但是速度非常缓慢。从国内来看,能源利用效率整体有所提升,但行业和地区间的能源效率差距较大,高耗能行业和高能源消耗地区的能源效率相对较低。尤其是中国西部地区能源丰富,但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能源效率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显然,中国目前仍未完全摆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作为经济支撑,而受资源约束力的作用,能源产量增幅明显后劲不足。这种能源总产量与总消费量的非同步增长使得中国的能源结构矛盾日益凸显。
能源结构是影响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是造成环境污染、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等问题的根本原因。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和天然气匮乏。中国原煤产量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超过70%,对煤的依赖性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能源结构失衡严重阻碍了中国能源效率的提高。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能源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单位GDP能耗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当然,能源效率的差距也正是改进提升的空间。经济增长是一个要素推动和需求拉动相互结合的过程。在经历了30年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现节能减排是中国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中国的能源问题首先是效率问题,能源效率是目前优先考虑的问题。能源效率问题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提高能源效率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如果继续让浪费性的需求膨胀,再多的能源也不够使用,更谈不上能源结构优化。所以,首先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把需求的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能源效率问题关系到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价值分布,浪费能源发展经济并不意味着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
提高能源效率常被认为是实现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人们大多理所当然地认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可是近年来随着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总消耗却迅猛增长。事实证明,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刺激能源需求,造成能源消耗回弹。不同国家和地区能源效率差异较大,在倡导提高一国能源效率的同时,另一种新经济现象可能会产生——能源效率回弹效应,即能源效率提高节约的能源会被能源价格效应、收入效应和总经济效应等产生的新的能源需求抵消掉。
提高能源效率的技术和政策虽然会减少能源消耗,但能源有效价格的降低也会增加对能源服务的需求;当能源服务需求的增加部分或全部抵消了能源效率提高带来的能源消费的减少,或导致最终能源消费的增加,能源效率的回弹效应就产生了。由于回弹效应的存在,这些投资对减少能源使用可能远远没有预期的那么有效,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研究表明:中国宏观层面的短期能源回弹效应为31.8%,长期回弹效应为34.24%;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中国能源回弹效应高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无法有效降低能源消耗,解决能源约束问题需要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配合其他政策手段。
回弹效应可能给整个社会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有三种回弹效应,可以看出它们是如何在无意中反而增加能源使用的。第一是直接回弹效应,包括由于节油汽车运行成本低,车主更乐意频繁驾驶。第二是能源利用更高效的产业可能导致间接回弹效应,如钢材的价格低廉可能刺激钢铁制品产量的增加,以及可以使用这些钢材的建筑项目数量的增加。第三是整个社会,电费便宜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钱可以花在其他活动上,比如度假或其他娱乐活动,同样,这就有可能提高他们总体的碳排放。
因此,无论如何,我们在评估能源效率提高对降低能源消耗的作用大小时,不能忽视回弹效应的负面影响。政府往往希望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费,但是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带来的能源回弹效应会减弱这些政策的效果。因此,在制定实施能源政策时应将回弹效应纳入考虑范围,在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能源回弹效应的消极影响,以更好地为减少能源消费做出努力。(作者:陈柳钦,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教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