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乌克兰局势的变化使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骤然紧张,克里米亚“脱乌入俄”的公投则可能导致对立进一步加剧。不过,即使双方的口水战已经达到冷战以来的最高潮,但仍未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就连下决心向西走的乌克兰现政权,也很难彻底与俄罗斯决裂。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在联合国面对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丘尔金时称,他认为与乌克兰有数百年友好关系的俄罗斯并不想开战。
事到如今,乌克兰的国内政治形势和俄罗斯与西方的地缘政治博弈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但无法忽视的是,能源问题依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能源问题,特别是天然气问题,既是乌克兰问题的导火索,又是捆住各方行动的枷锁。对于保障能源安全而言,乌克兰局势中可吸取的教训颇多。
首先是能源独立。一般来说,从一个固定来源的油气不应占到进口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应该尽可能地多元化进口渠道。但长期以来,乌克兰在天然气消费方面极度依赖俄罗斯的供应,依存度超过90%。俄罗斯将天然气价格问题当作对乌克兰的王牌,借此保持对乌克兰的影响力。2009年年初,季莫申科签署新的俄乌天然气合同,接受以市场价格采购俄罗斯天然气,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保持乌克兰的政治独立性。而亚努科维奇上台后,为了降低预算压力,通过延长俄罗斯黑海舰队驻扎塞瓦斯托波尔港的期限换取了天然气出口关税的减免。即使如此,乌克兰也难以承受市场化的天然气价格。为了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乌克兰先后采取了削减天然气用量、增加煤炭消费、从欧洲逆向进口天然气、扩大本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等措施。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乌克兰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能源独立,也就无法实现对外政策的自主。
迫于国内经济压力,亚努科维奇放弃了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转向建立与俄罗斯更加紧密的合作,寻求俄罗斯提供的150亿美元贷款和降低天然气价格;而这一做法成为引发此次乌克兰危机的导火索。同样,对于俄罗斯天然气占进口总量30%的欧盟而言,对俄强硬导致“能源对抗”和“断气”的后果并不是欧洲能够轻易承受的。也是出于这一点考虑,美国表示要帮助欧洲和乌克兰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加快实现LNG出口。但需要指出的是,能源独立并不是“能源自给”。实际上,全球各国能源完全实现“自给”的国家并不多。更为重要的是,进行国际能源合作不能过分依赖于个别来源,而要“将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最大可能地降低能源安全风险。
其次是过境油气运输通道的安全。对于能源的进口国和供应国而言,需要多元化运输通道;而对于过境国而言,则需要维持过境地位。乌克兰之所以能够在俄罗斯和欧美之间博弈,首先源自于其夹在东西方之间的重要地缘位置,而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管道更使其战略性大大增强。上世纪90年代,乌克兰管道一度占据俄罗斯对欧输气80%以上的份额,在当时俄罗斯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乌克兰可以借此要求廉价供气、拖欠气款,甚至截留天然气。上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开始多元化天然气出口通道,先后建成了通过白俄罗斯的“亚马尔—欧洲”管道和通往土耳其的“蓝流”管道。
在2005年和2009年同乌克兰的两次“天然气战争”后,经济实力今非昔比的俄罗斯更是在管道建设上发力,建成了经波罗的海通往德国的“北溪”管道,直通南欧的“南流”管道也已经开工。此外,在完全控制白俄罗斯过境管道后,俄罗斯还计划建设“亚马尔—欧洲”管道二线。俄罗斯人称,在“北溪”和“南流”管道建成并达到设计输气能力后,“乌克兰的天然气管道系统将成为一堆废铁”。目前,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运输只占俄罗斯对欧供应量的一半左右,在俄乌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俄罗斯还有通过其他管道增加对欧供应的能力。这样,乌克兰天然气管道的战略意义已经降低,该国也很难再获得像以前那样的博弈空间。
乌克兰的局势表明,如果一国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仅凭借国际运输通道或者地缘位置,很难在大国之间获得博弈的优势地位。作为对比,哈萨克斯坦的政策值得肯定。哈国通过经济发展稳定国内局势,而过境该国的油气通道也成为促进能源合作的纽带。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评价乌克兰局势时就曾表示,当年苏联内部实力排第二位、工业发达的乌克兰,目前在经济总量上已经落后哈萨克斯坦25%,经济危机导致的失业和社会动荡是目前局势的根本原因。
最后是能源的市场定价机制。如果谈到乌克兰国内经济,就必须提到其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拒绝建立天然气的市场定价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该国濒临预算崩溃、国家信用破产的边缘。在乌克兰,天然气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燃料商品,与普通民众的做饭、取暖息息相关。为了赢得民众的支持,无论是亲俄还是亲西方的政权,都不愿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而是不惜背负沉重的财政负担,为居民用气实行巨额补贴,使得进口气价和国内气价严重倒挂。在与乌克兰长期的贷款和经济援助谈判中,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要求乌克兰改变大幅补贴居民用气的做法,改革天然气定价机制,从而实现市场经济转型。但乌克兰拒绝了这种建议,反而向俄罗斯要求贷款和低价天然气,以维持国内的低气价水平。事实证明,这并不能帮助亚努科维奇赢得民心。
乌克兰局势的下一步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方的政治努力,以避免酿成军事冲突和冷战重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能源问题,特别是天然气的供应和过境运输仍将是各方博弈和施压的重要工具;而对于乌克兰来说,解决好本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才能有资本和实力游走于东西方之间。
(作者:刘乾 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