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新能源产业难题待解

   2014-03-25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43
核心提示: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而新能源产业则是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而新能源产业则是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地方政府都推出各项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然而弃风弃光弃水现象频频出现,光伏、风电等行业产能过剩,给新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笼罩上一层阴霾。

“目前新能源领域的政策已经很多,现在需要的是能够落实到位,落实问题需要能源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协调和统筹。”对于新能源领域近年来频频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不容忽视的产能过剩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国务院颁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任务和政策措施。”在孟宪淦看来,新能源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足以说明我国对发展新能源的重视程度。

“新能源代表新经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现在新兴产业一哄而上,缺乏有序发展,有可能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曾对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敲响警钟:“要防止重复建设给行业发展带来新的严重困难。”

“新能源形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还是政企不分,政企不合理情况下导致的唯GDP的结果。”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计表示,目前新能源已成为各地大力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成为地方政府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新的产能过剩。

“光伏作为新兴产业落地后,短期内成为各地招商引资的对象,地方政府给土地、给政策支持、给电价优惠,使得光伏园区近年来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造成光伏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供大于求。”孟宪淦告诉记者,中央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初衷是好的,但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过于追求个人政绩,对光伏盲目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最终导致产能过剩情况的发生。

德勤日前发布的《2013中国清洁技术行业调查报告》称,由于此前严重的过剩局面一直未能根本改观,2013年我国整个光伏产业链产能过剩仍很严重。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以来,国内光伏业产能达40吉瓦,实际出货量仅11.5吉瓦,这意味着结构性产能过剩状况依然明显。

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1360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达到7500万千瓦,年发电量1400亿度;核准在建容量5667万千瓦;风电利用小时数超过2000小时,平均弃风率为10%,比2012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

“根据统计,2012年风电发电量为1000亿千瓦时的时候,当年弃风电量为200亿度。2013年在风电发电量增至1400亿千瓦时的情况下,弃风量为150亿千瓦时,情况确实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估算,150亿度弃风电量的经济损失大约为75亿元,相当于150万吨的煤炭消费量。

“在我国优质风电资源的集中区,当地的消纳能力不足,而且远离用电负荷中心,在跨区输电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又运不出去,造成弃风大量出现。”李俊峰认为,相关部门必须重视电网规划和建设与新能源发展衔接不够的问题,尽快解决电力跨区输送问题。

自主创新亟待加强

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布《中国的未来发电》报告称,倘若中国能从现在开始加快应用现有及未来可预见的节能技术,出台更加严格的节能标准,同时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支持,并逐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率,那么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中国总发电量的80%。报告进一步提出,如果一切条件合适,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最高可达83%,其余17%将主要来自燃气发电。

“当前,新能源的推广在技术、公众接受、成本以及商业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从长远看,新能源的推广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海西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上,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首批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李宁如此表述。

“我国每年对新能源的财政补贴都用于市场,而欧美日等国家就非常清楚,产业要发展必须让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演讲时指出,只有科技进步才是解决美国目前问题的关键。因此,美国大量的资金都用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孟宪淦呼吁,国家应该是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进步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问题,必须高瞻远瞩地布局。

“过去人们称光伏产业"三头"在外,即原材料在外、市场在外、技术设备在外。光伏企业的关键设备基本上都是进口,这样的新能源产业基本缺失核心竞争力。”孟宪淦指出,光伏是非常典型的新能源产业,认真研究其在发展中的问题,能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兼并重组做大市场

前几年,我国光伏产业因缺乏政策引导,各地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哄而上光伏项目,盲目发展,粗放扩能,造成光伏产能过剩,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再加上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曾经如火如荼的光伏产业急速陷入严冬,光伏产品价格暴跌,国内80%以上的光伏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由于市场持续低迷,大部分中小企业关门进入“休眠”状态。

为重新启动光伏市场,行业主管部门开始着手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整合。然而,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再度掀起了光伏电站的投资热潮,光伏产品需求量出现历史性突破。对此,专家预计2014年光伏行业兼并重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自201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后,11月又公布了第一批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通过审核的企业达到80%,全国有25家、江苏有5家企业未能通过最终审核。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指出,不符合《条件》的多晶硅企业,大部分是因为2012年停产或者减产,造成当年产量低于年产能的50%。企业建电站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合格企业目录一出,不合格的企业在贷款、税收方面的难度必然加大,甚至可能贷不出款,届时将有不少的不合格企业将因此无法生存。这也是行业兼并重组的必然选择。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有第二批、第三批审核,但预计获得“合格证”的光伏企业将非常有限。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研究起草《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与部分省市及国开行等深入沟通,推动有意向的部分光伏企业先期开展兼并重组。根据安排,未达标企业须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达标。

国家能源局一位官员表示,光伏行业调整结构的结果是,只需要五六家龙头制造企业就够了,原先的几千家肯定是太多了。对于光伏企业的境况,李俊峰表示:“兼并重组不可以靠政府,必须由企业去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也强调,重组是一件很难的事,必须要按照市场规律去做,国家应减少政策干预。

“淘汰落后产能和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是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新能源产业,市场能做的事情,政府就不要参与。”孟宪淦表示。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光伏行业的洗牌正在加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