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中亚地区能源合作意义重大。从现实来看,中亚地区各国的能源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21世纪的能源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将以新的姿态、新的共识和新的政策助推中亚地区能源合作。
能源安全问题备受国际关注,中亚地区是我国能源供给的第二大来源地。我国为解决能源瓶颈约束,长期探索在中亚地区的能源战略、合作机制、合作方式等内容,目前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需深化和拓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是为地区经济合作在世界范围内谋求共识,各国必将为这一新的经济带的发展制定新的政策制度,更多优惠和宽松的合作政策将使各国纷纷受益。
但是,我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存在一些障碍,比如:中亚各国能源开发战略差异大;中亚各国彼此信任感与理解能力不强,从而影响合作顺利进行;在气价上存在争议等,这些都影响最终的合作。中亚地区能源合作深化发展受制于很多因素,未来的合作行动还会有很多困难,只有各方消除壁垒、统一共识、放眼未来,才会逐渐走上经济一体化合作共赢的道路上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参与国彼此之间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加强区域范围内的能源合作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更是为这一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此进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政府主导,推进能源合作步伐。能源领域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需要更深入扎实稳固的伙伴关系,这既是经济的长期合作,又是政治的长期合作,政府的主导、政府的推动仍然是主要力量,从其他地区经济合作经验上看也是如此。
多手段稳固我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外贸联系度,形成彼此需求、市场共享的全方位合作机制,以其他市场建设推进能源合作,诸如人才市场、消费品市场建设逐渐取得在中亚国家的影响力。只有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才能使各方长久的联系在一起。
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方式,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经贸合作的成功经验。我国在非洲、中东地区都有能源和经贸领域的合作项目,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这些地区的欢迎,医疗援助和教育援助提升我国良好形象,民间机构参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活就较容易,针对中亚国家,多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民生项目能为今后开辟中亚市场扫平民间障碍。
把西部省区作为我国参与中亚能源开发与合作的重要支点。大力发挥这些地区中转站、桥头堡功能可以带动其本土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其国际国内地位,在能源管线建设、能源产品加工等方面适当培育西部省区的参与度,也是区域分工和产业转移的需要。
建立全方位的预警议案,保障能源合作的顺利进行。能源合作还会受到政治环境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首先,要考虑经济环境的作用,比如,2008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中亚国家影响很大,能源项目建设也相应放缓;其次,中亚地区仍然存在“三股势力”的威胁,共同的反恐任务一刻不能放松,只有安定的局面才能让各方顺利开展经贸合作;最后,各国的能源安全还受到自然灾难的挑战,日本福岛核电站在地震期间泄露事件对全世界触动很大,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能源储备、能源价格调整机制和能源危险控制机制的设计。
(袁培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