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能源安全涉及全局,需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即坚持高度集中的能源管理体制,坚持着眼于长远能源安全格局的战略指导思想,坚持制定行业间可操作的协调规划,坚持市场化导向的能源治理格局,坚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总策略,加快建立全面体现能源战略和政策导向、总体调整各能源行业关系的基础性法律,完善高级别的着眼于宏观调控的能源管理模式,加快完善各行业市场体系建设。
能源投资全球布局,能源合作实现共赢
积极走出去,主动参与全球能源投资布局。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部分国家为了吸引投资,拉动经济复苏,扩大了允许的投资领域,一些能源基础性产业也逐步开放,这是我国扩大海外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不断加强面向全球的能源资源勘探开发,扩大海外能源投资机会。重点推进与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加拿大等美洲国家的油气共同开发,加快推进中哈、中土、中俄、中缅等跨境油气运输管道建设,加强远洋石油、液化天然气运输能力建设,建设完善的能源贸易基础设施,增强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多元化进口能源,保障国际能源输送通道安全。扩大与全球的能源组织IEA和OECD的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增进能源技术、管理、人才交流,促进世界各国资源优势互补,实现确保供给安全、降低价格波动和能源来源多样化的战略目标。深挖已经建立的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机制作用,积极推动与周边地区及对中国影响重大地区的新型多边合作机制,促进能源输出国与中国开展对话,主动发掘合作共赢方式。在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中,以资源开发和市场贸易为合作重点,进一步稳定中东地区,巩固非洲地区,积极开拓美洲地区,实现互利合作。同时,积极与有关国家开展海上安全合作,进一步加强对海上运输通道的保护和控制能力;努力开拓陆路进口渠道,开展与周边油气富集国家的运输管道建设,降低对海上运输的依赖。
加强能源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追赶。目前我国能源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对外技术依赖较高,一些高技术含量的能源装备产品尚未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存在制度性约束。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以自主创新为导向,重点突破能源发展重大领域和关键技术,超前部署一批前沿技术研究项目,坚持产业带动原则,围绕传统化石能源勘探开发和生产转换技术、新能源技术、能源输送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力争树立我国能源科技创新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优势。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源供应能力。较长时间内传统化石能源仍是我国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因此要继续发挥煤炭、石油化石能源的重要基础作用,但单纯依靠增加供应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应将提高能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相结合,着重加强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能效提高。
重点优化电力工业,发挥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
提高电气化程度。改变能源消费方式,重点是提高清洁、高效、便利、优质的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电能替代有利于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煤炭转换成电力再投入终端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量;电能的终端利用效率也高于其他能源,提高电气化程度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大力推进工业、交通、商业和城市居民与农村等领域电气化,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保障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快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步伐。我国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要统筹协调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补充、替代速度,逐步提高核电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近期,合理适度的开发水电,大力发展核电,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因地制宜开发建设小型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生物质能发电等。长远计,加强核聚变能、可燃冰、海洋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发利用,为今后实现能源升级替代做好储备与技术支撑。
促进分布式能源发展。发展分布式能源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就地供电,也能够减少电网投资、损耗和运行费用。尤其在负荷密度较低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以有效改善偏远地区能源供应问题。而且分布式能源能够在大电网发生事故和故障情况下提供紧急备用支持,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性。
加快智能电网建设。能源利用低碳化、电网发展智能化是提升我国能源安全的两个重要方面。能源利用低碳化是提升能源供应能力的根本出路。电网发展智能化能够灵活支撑集中式能源和分布式能源两种能源发展方式,并且友好接入清洁能源,深度促进用户与电网互动并充分挖掘需求侧节能减排潜力,保障实现更加安全、经济、低碳的电力发展目标。一方面要加大清洁能源并网等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的研发投产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快形成有关智能电网的技术标准、使用标准、接入标准等规范体系,重点保障分布式能源的有效接入。
加强需求侧管理。提升能源安全,能源节约很关键,即建立高效能源利用体系。我国节能潜力巨大,大力促进节能技术研发,鼓励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改变能源粗放消费。电力需求侧管理在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公众能源忧患和节约意识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电力市场发展,需求侧管理作为节能的长效机制,作用将更为显著。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有效调控能源需求及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这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根本出路。我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需要降低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强度,严格控制建材、金属冶炼、热力等高能耗产业的过快增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新兴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型产业体系转变。
在国际产业分工中逐步实现价值链升级。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已经逐步分化,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多为碳排放较多的能源密集与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发达国家则向高附加值产业聚集,更多生产高端的清洁型与服务密集型产品。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是隐含碳净出口大国,出口产品更多用于满足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我国需要逐步改变长期依靠要素低成本进行加工制造的比较优势,增强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限制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产品的消费和出口,促进中国从“全球制造工厂”向新能源、环保和服务业等高附加值经济体转型,提高清洁型产业部门所占比重,逐步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
(作者系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