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国能源结构必须向绿色低碳转型

   2013-06-13 能源评论
80
核心提示: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量为36.2亿吨标煤,占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20%强。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2.7吨标煤,略高于世界人均水平(2011年为2

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量为36.2亿吨标煤,占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20%强。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2.7吨标煤,略高于世界人均水平(2011年为2.4吨标煤)。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过程之中,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约为52.6%,根据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能源消费高速增长的阶段。今后,伴随工业设施、城市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大量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的投入,这些材料都是高耗能的产品,需要消费大量的能源。今后中国能源消费量仍将会大幅度的增加。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不妨以日本为例作为参考。日本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能源利用效率很高,单位GDP的能耗强度为150吨标煤/百万美元,中国为660吨标煤/百万美元,中国为日本的4.4倍。日本人均能源消费量已从峰值略有下降,目前仍为5.6吨标煤,是目前我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2.17倍。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未来我们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如果人均能源消费量达到目前日本的水平,考虑中国约14多亿的人口,那么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是多少呢?将达到近80亿吨标煤,如此巨大的能源消费量似乎难以想象,但是要达到日本能源如此高效利用的水平也非易事。实际上,这些年我国能源消费每年增加约2亿吨标煤,到2020年可能增长到50亿吨标煤,2030年可能增长到60亿吨标煤。因此,我们未来能源消费量仍将大幅增长,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长期以来,中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远高于世界30%的平均水平。以煤为主的格局对中国提高能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形成的压力不言自明。

煤炭燃烧的排放物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已成为我国不得不正视的环境污染的大患。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面对的重大使命。近几年几次全球气候大会已经达成一致,即全球的碳排放到2015~2025年必须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发展中国家也不能“完全豁免”。

中国以煤为主的格局使得中国在消费相同一次能源的条件下比其它国家多排放30%的CO2。目前中国每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大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每年全球碳排放增加量的一半来自中国。中国今后能源消费仍将大幅增长的趋势会对全球实现峰值将起决定性影响,中国可以全然不理会国际社会减排CO2努力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中国能源必须向绿色低碳转型,也即向低污染排放、低碳排放的能源结构转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