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煤炭能源主体地位难撼 109项税费盘剥煤企利润

   2014-07-17 金银岛
48
核心提示: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和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举国上下谈霾色变,公众及学界对煤炭脏乱、高碳、雾霾的罪魁祸首等指责不绝于耳。

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和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举国上下“谈霾色变”,公众及学界对煤炭脏乱、高碳、雾霾的罪魁祸首等指责不绝于耳。一时间,限煤、控煤之声此起彼伏,煤炭似乎成了污染的代名词,舆论场谈煤色变,甚至是发出了“还需不需要煤炭”的疑问。

此时,中国煤炭产业的“黄金10年”也在2012年走到了尽头,煤价大幅度下跌,煤炭企业盈利和煤炭业投资全面锐减,煤炭行业沉重的税费负担再次被推向台前,地方政府减费救市与清费利税呼声日渐高涨。

煤炭主体地位难撼 双重属性决定不可替代

中国是一个“多煤、少油、贫气”的国家,在中国已探明石化能源储量中,石油和天燃气仅占6%,其余94%均为煤炭。这样的能源资源特征决定了中国煤炭价格要大大低于油、气价格,自然禀赋决定了中国能源以煤炭为主。

公开资料显示,建国之初煤炭在中国一次性能源结构中高达90%。虽然油、气资源利用在逐步增加,但是煤炭在中国一次性能源结构中比例始终过半。2014年4月21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做的工作报告指出,2013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为65.9%。

煤炭具备能源和工业原料双重属性,决定了煤炭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有煤炭专家表示,在中国2013年的煤炭消耗结构中,一半用于发电,另一半消耗在了钢铁、化工、建材和取暖等领域。这些需求方面,既有可替代的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方面。

煤炭是钢铁、煤化工等产业重要的原材料。其中钢铁行业用煤主要是炼焦用煤、烧结用煤和高炉喷吹煤。而焦炭和烧结用煤当前高炉生产工艺条件下无可替代。

2013年,中国生铁产量达到7.09亿吨。根据著名炼铁专家王维兴教授所做2013年高炉炼铁技术进展报告,按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平均高炉入炉焦比为362.63kg/t计算,2013年高炉炼铁需要2.57亿吨焦炭,仅此一项就折合煤炭需求3.67亿吨。“实际上,中国多数钢铁企业高炉入炉焦比高于362.63kg/t,由于生产工艺以及矿石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单位生铁产能需要消耗更多的煤炭资源。”金银岛钢铁分析师表示。

在煤化工用煤方面,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介绍,目前中国化工用煤仅占煤炭消费总量的4%。但中国煤化工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提供的数据表明,当前中国处于运行、试车、建设和前期工作阶段的煤制油项目有26个,煤制烯烃项目有64个,煤制气项目有67个。对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到2020年前后,全国煤化工产业将耗煤7.5亿吨左右。

替代能源概念大于实效 替代燃料成型尚需时日

电力行业是煤炭消费最大的市场。虽然核电,风电、光伏发电越来越受到重视,天然气、页岩气、煤制气也被认为是煤炭的清洁替代能源,但这些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煤炭在中国电力生产领域的主体地位。

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发展,但由于用电基数大、增长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中占比仍然较小,而且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仍面临一系列难题。

以风电为例,由于风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大规模并网后可能引起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弃电现象。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编写发布的《2014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披露,2013年,有162亿千瓦时风电因无法并网外送或当地消纳而被迫放弃,约占风力发电总量的一成。

安全性仍是核电建设首先考虑的问题。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引发的泄露危机再次引发全球对核电安全性的争议。当年6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德国将在2022年前关闭境内所有17座核电站,这意味着德国将成为日本福岛核危机后,首个宣布放弃核电的主要工业国家。中国核电建设受此影响进入发展低潮期。

替代燃料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供给安全性和成本方面,金银岛分析师表示:“无论是天然气还是能源新贵页岩气的供应都存在巨大的缺口,其中2013年中国进口天然气515亿立方米,进口依存度30.5%,而煤制气的本质是煤炭的清洁利用,最终仍然是对煤炭的消费。”

2013年,中国各地纷纷推进煤改气、油改气计划,气源不足令这些项目陷入尴尬境地。为此,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连发两份文件,要求各地在发展“煤改气”、燃气热电联产等天然气利用项目时须先落实气源和价格,并根据资源落实情况均衡有序推进,不能“一哄而上”,避免供需出现严重失衡。

成本因素是天然气发电另一个待解难题。据中国能源网副总裁韩晓平测算,以气源价2.7元/立方米计算,相应的发电成本每度约0.8元钱,而煤炭发电成本每度才0.3~0.4元钱,各地的天然气发电厂都需要财政补贴去弥补亏损。

能源新贵页岩气开发也面临着尴尬。2014年5月,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将页岩油重地——加利福尼亚蒙特利的可采储量预测值猛砍96%。这意味着多年来关于美国页岩革命及能源的新黄金时代神话濒临破灭。

针对中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表示:“中国在开发出页岩气后又遇到新问题,即到底是不是页岩气没人能证明。”张国宝认为,相比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中国的页岩气资源量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埋藏较深、地层复杂,开采难度比较大,目前中国页岩气产量还是微乎其微,将来的发展前景也很难预测。

根据《BP能源统计年鉴2012》和国家矿产资源储量通报,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为1636.9亿吨、20.07亿吨、3.05万亿立方米,以热值为基准的占比分别为92.6%、3.2%、4.2%。煤炭资源占中国化石能源资源的绝大部分。煤炭是中国最容易获得、最为廉价、最具有资源禀赋的能源产品,注定了煤炭能源不发展,中国能源无保障。

109项税费侵占煤企利润 资源税从价计征越快越好

长期以来,中国煤炭税费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税费负担过重问题一直存在。收费名目繁多、已经严重影响煤炭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指出:“10年煤炭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利润增长的同时,煤炭企业也成了唐僧肉,各种不合理的税费层出不穷,造成煤炭企业税费负担过重、收费太滥、税‘费’化严重。”

2013年年3月份,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撰写的《加快推进我国煤炭税费制度综合改革研究报告(修改稿)》(下称研究报告)披露,中国1994年税制改革后设立了25个税种,其中涉煤税种21个。除此之外,煤炭行业承担的各种收费不少于88种(具体参见:《图解大宗:煤炭行业到底要交多少种税费?》)。税费合计不少于109项,比“梁山好汉”还多。除了税收以外,政府的收费占到了煤炭企业净利润的43%。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39家上市煤企支付税费1295亿元,比净利润高出355.6亿元。

诸多的收费项目,有的是中央政府依照法律程序合规设置的;有些收费项目是地方政府按中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精神结合地方实际设置的;还有一些是特权部门、垄断行业甚至社会组织巧立名目设置的收费项目。

以煤炭资源税费为例,研究报告显示:2000年全国煤炭开采应缴纳的资源税是资源补偿费的2.68倍,税多于费;2008年以后,资源税增长了0.93倍,资源补偿费增长了10.36倍,演变成费多于税。“涉煤税费不仅项目多,而且涉及的部门多,从省、市、县甚至镇都有,有好多行政性收费还是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宏介绍说。

煤炭行业10年黄金期结束,背负着沉重税费负担的煤企举步维艰。2013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加快资源税改革。截至目前,已有山西、内蒙、陕西、四川等地方政府先后发文,为煤炭企业减负。

2014年1月1日起,山西省取缔两项乱收费,同时还降低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种征收标准,决定对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各煤种征收标准降低3元/吨。7月1日起,取消煤炭稽查管理费;降低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费征收标准。山西省政府测算,通过今年1月1日和7月1日两个时间节点对5项收费项目的清理规范,最少可减轻煤炭企业负担60.87亿元,吨煤减负6.5元。山西省规定2015年1月1日起,山西计划取消煤炭工业厅为其11个事业单位向五大煤矿集团收取的服务费,2014年收取标准先行压缩20%;改革公路煤炭运销体制,相关企业不得借统一经销向煤炭企业收取差价、服务等费用。预计2015年可再减轻煤炭企业负担74.64亿元,吨煤再减负7.8元。如果两步改革全部到位后,吨煤减负量至少可达14.3元,每年至少可减轻企业负担135.51亿元。

另外,相关人士表示山西还计划取消煤炭出省费,山西省煤炭运销公司已经开会部署,预计每吨煤炭可以节省成本17元左右,与涉煤收费累计,每吨煤炭可以降低成本约30元。

今年5月初,陕西省工信厅、陕西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煤企税费征收工作的通知》。金银岛能源研究中心煤炭分析师戴兵估算称:“按照均值估计下来,吨煤能节约30-50元的成本。”6月初,四川出台《促进当前经济稳增长的十六条措施》,措施之一是全面清理各类涉煤行政事业、中介服务及培训收费项目,暂停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取消省级以下设立的涉煤收费,规范各类涉煤培训并降低收费标准25%。7月1日起,内蒙古下调和取消部分煤炭收费,据初步测算,每吨减免约10元。

针对各地政府的清费举措,多位业内人士并不买账,他们坦言,这一波的清费行动对目前处于寒冬中的煤炭业而言作用有限。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表示,“到县一级很难执行得了,现在清理了,但很快会变相出现。”

河北开滦集团董事长张文学建议,研究制定煤炭税费整体改革方案,按照清费立税的原则,全面清理和取消涉煤不合理收费项目,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政府应该根据我国煤炭工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全国工业行业平均税费水平,统筹考虑改革税收制度、行政性收费制度,理顺税费关系,优化税费结构,合理确定我国煤炭产品税费负担总体水平。

山西普大煤业副总裁李俊峰认为:“在清费的同时必须加快煤炭资源税改革。目前市场条件下,资源税计量征收变计价征收,对企业有利,而且越快越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