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则神经科学研究显示,人生早期简单接触到的母语,会对大脑有持久影响。其关系到人一生中大脑如何处理来自第二语言的声音。
在人生命的第一年,大脑十分适合通过感官收集和储存关于世界的各种信息。在这段时间中,大脑会适应一种特定语言的声音,并且建立起这些声音相关的神经元表征。不过,以前尚不清楚,这些早期经历是否会对神经元处理第二语言产生影响,亦或者产生了什么影响。
此次,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劳拉·皮尔斯和她的同事们,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记录了43个10岁到17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在听到法语假词(实际不存在,但是发音规则符合法语的词,例如“Vapagne”或者“Chansette”)时的大脑活动,并且还记录了这些未成年人在执行一项记忆任务的过程中,当听到一个假词被重复时,被试者做出反应瞬间的大脑活动。
研究人员测试了三组法语流利的儿童:第一组说法语的儿童从来没有接触过汉语;第二组是华人儿童,但会说流利的汉语和法语,法语作为其第二语言;第三组是在婴儿时期被法裔的父母收养的中国儿童,仅会说法语。虽然这三组儿童执行任务的能力同样出色,但他们大脑中被激活的部分在不同组之间有差异。在只会说法语,从来没有接触过汉语的儿童中,所有被认为和处理语言相关声音的大脑部位都被激活了。然而,除了在三组儿童中均激活的脑区以外,两组接触过汉语的儿童的大脑中,和认知控制与注意力相关的部位也出现了激活现象。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