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石油化工:国民经济之“根”

   2013-10-22 中国网
49
核心提示:建国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已发展成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关键地位的工业大国。石油是工业发展的动脉,而传统农业、与石

建国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已发展成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关键地位的工业大国。石油是工业发展的动脉,而传统农业、与石油相关的生活日用品制造业、现代交通工业、建材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乃至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及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石油化工。石油在经济发展中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贡献。

为经济发展供应能源

石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气是当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应者。目前,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约占总能耗量60%。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用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等交通运输燃料,部分用作化工生产原料,生产乙烯、丙烯及其下游三大合成材料产品,为各部门发展提供动力。

支撑材料工业发展

材料工业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而石油化工则是材料工业的支柱。目前,我国石油化工提供的三大合成材料产量已居世界第2位,合成纤维产量居世界第1位。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还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 我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化产品大国,氮肥、磷肥、农药、染料、轮胎、合成纤维、聚氯乙烯等产品产量已排名世界第一,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树脂产量已居世界第二。

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林、牧、渔业主要以消费柴油为主,其柴油消费量占柴油总消费量1/5左右。石化工业还为农业生产提供化肥、农药和农用塑料薄膜。石化工业提供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农用塑料薄膜的推广使用,加上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农业机械所需各类燃料,形成了石化工业支援农业的主力军。

为工业部门提供动力

现代交通工业的发展与燃料供应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燃料, 就没有现代交通工业。金属加工、各类机械毫无例外需要各类润滑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石化产品。建材工业是石化产品的新领域,如塑料型材、门窗、铺地材料、涂料、管材被称为化学建材。轻工、纺织工业是石化产品的传统用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无不有石化产品的身影。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以及诸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对石化产品, 尤其是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生产的精细化工产品提出了新要求,这对发展石化工业是个巨大的促进。

石化是重要支柱产业

除了为各部门提供发展源动力外,石油和化工业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品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指出: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稳定国内石油产量,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确定的“十二五”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到2015年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2万亿元,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000亿美元,石油和化工业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石油化工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贡献,而石化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样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支持。国内外的石化企业都是集中建设一批生产装置,形成大型石化工业区,其中建设有炼油装置、裂解装置、生产合成材料和有机原料的系列生产装置等各种大型装置和设备,各类装置需要大量标准、定性的机械、设备、仪表、管道和非定型专用设备。石化工业区的厂区选址要适当,不但要保证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而且要有充分的电力、水供应及其他配套的基础工程设施。制造机械设备涉及材料品种多,要求各异,有些重点设备高速超过50米,单件重几百吨;有的要求耐热1000℃,有的要求耐冷 -150℃。有些关键设备需在国际市场采购。所有这些都需要冶金、电力、机械、仪表、建筑、环保各行业支持。石化行业是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的确定,关键设备的选型、选用、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都要求由专有或独特的技术标准所规定。因此,只有加强基础学科,尤其是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化学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使之掌握和采用先进科研成果,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再配合相关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化技术,石化工业才有可能不断发展,登上新台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