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发改委召开首次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4个主要指标,绝大部分实施进度好于预期,但氮氧化物排放指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能源消费强度指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等四项指标进展滞后于规划。
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称,目前“十二五”已经到了中期阶段,徐林介绍,规划提出的24个主要指标,绝大部分实施进度好于预期。
如GDP的增长目标,“十二五”规划提出来年均增长7%,过去三年里,GDP分别增长了9.2%、7.7%和7.7%,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走势,要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7%的目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有几个指标完成的不是太理想,进度滞后于预期。”徐林称,这几个指标分别是:氮氧化物排放指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能源消费强度指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徐林称,虽然这些指标没有达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求,但也取得了进展。其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降低了5.5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8%提高到9.4%,但要达到“十二五”末11.4%的要求,在后两年的进度必须要比前几年加大,才可能实现。
此外,单位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在过去两年里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氨排放总量也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在过去两年也累计下降了6.6%,只不过是进度比我们应该达到的还稍微有一点差距。
和能源消费有关的四项指标的滞后有可能会推进发改委加快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改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称,未来将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价格动态机制,建立有利于促进节能环保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差别化政策体系,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