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能源需求仍然保持了稳步增长。中国成为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第一的国家。未来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同时中国建筑物寿命短会造成资源与能量的大量浪费。这种现象至少在现阶段没有任何改变。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创下自1999年gdp同比增长7.6%以来14年的最低增速。据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14年继续维持7.7%的增速。如何控制能源总量需求并确保供应稳定已经成为主宰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能源需求呈现新特征
来自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初步测算,中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接近38亿吨标准煤,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其中,煤炭净进口3.2亿吨、石油净进口2.8亿吨、天然气净进口突破500亿立方米。
专家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环境保护将成为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清洁化的重要抓手,今后我国能源需求也将呈现新的特征。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廖华对记者指出,中国居民交通用能仍然将持续且快速地增长。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测算,2013年我国人均gdp约为8400美元(按2005年购买力平价比),汽车保有量约为90辆/千人,而美国与日本分别为800辆/千人与600辆/千人。目前我国交通用能占全社会用能总量约为7.5%,但大多数发达国家已达15%~30%。可见,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我国能源供应带来巨大压力。
“如果没有重大的经济约束手段,未来二十年内我国汽车保有量与用能将持续快速增长。”廖华说。与此同时,从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存量情况来看,工业用能还将缓慢增长一段时间,钢铁、水泥等能源密集型产品产量将在2020年以前达到峰值。廖华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由此带动了能源需求在时间尺度上的集中。不过,我国也同时存在人均能源需求饱和值或峰值的可能性,但出现这种情况的前提条件是建筑物的服役周期较长——即大拆、大修、大建与大折腾情形较少。“但目前看来,该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峰值的时间点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廖华表示。
“双控制”难实现
上述研究预测数据表明,未来几年内中国能源需求预计仍将持续增长。有鉴于此,国务院在2013年年初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对能源总量和强度实行“双控制”。“双控制”即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用电量控制在6.15万亿千瓦时,“十二五”期间能源强度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16%。但业内普遍认为,“双控制”目标在短期内难以同时实现。
从具体数据分析可知,40亿吨标准煤与用电量6.15万亿千瓦的控制意味着,未来两年我国能耗和用电量年均增速不能超过3%和7.5%。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副所长戴彦德对记者表示:“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看,40亿吨可以说是‘贴着警戒线过’。”但一旦未来我国年经济增速超过8%,廖华指出,实现40亿吨标准煤总量控制的可能性将很小。而能源强度目标要求单位gdp能耗下降16%,则意味着年均能耗下降3.43%,但“十二五”期间前三年我国实际情况为年均下降3%,这便要求未来两年能耗降速必须超过4%。
“按照目前我国能源弹性及下调潜力,未来两年经济增速要超过8.5%才可能实现强度目标。但这样一来,能源总量控制目标就无法实现了。”廖华分析道。据悉,2013年我国水泥表观消费量达到24亿吨,相当于美国历史最高年度消费量的20倍;粗钢表观消费量超过7亿吨,相当于美国历史最高年度消费量的7倍。廖华说:“一旦我国经济增长提速,能源需求仍然可能增长较快。”
建筑耗能浪费惊人
在面临“双控制”难两全等困境之际,占中国能源消耗比例高达45%的建筑能耗成为受业内普遍诟病的“众矢之的”。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钱兴坤对记者指出,当前我国在建筑能耗方面存在严重浪费的情况。廖华也指出,建筑物寿命短造成了大量能源和资源浪费,而且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改观。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不协调,大拆大修大重建造成了惊人的浪费——这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与资源浪费。虽然美国是全球公认的能源消费大国,但当下的中国与之相比,在某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廖华告诉记者,40%的美国居民住房均建于1970年以前,而我国鲜有服役时间超过40年的居民住房。此外,按照外墙建筑材料分析,美国有18%的居民住房为木质结构、38%的房屋为板墙结构(如轻薄铝材、钢材和乙烯等),大大节省了能源与资源且回收利用率也较高。反观中国,尽管目前尚无详细的房屋和道路统计数据,但从建材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近5年的水泥累计消耗量约占建国以来累计消耗量的40%,数目惊人。“但截至目前,我国建筑物寿命短的情形几乎没有得到任何遏制。”廖华说。
对此,他建议,我国今后应制定并严格执行有利于延长建筑物服役周期的系统性政策体系。“这远比出台具体技术装备能效标准、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淘汰‘落后’产能等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更为重要与紧迫。”同时,还应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更全面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不可再生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并且制定可以令人信服的改革时间表来引导全社会对中长期终端能源价格走势的预期,以便能源使用者将价格预期纳到入投资决策中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