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李东:中国制造2025将包含智能电网等新能源设备

   2015-09-10 新浪财经
47
核心提示: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于2015年9月7-9日在京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于2015年9月7-9日在京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发言。

李东表示,第一中国装备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同时也是能源强国的关键。大家都知道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一个突出的标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梦具体到工业就是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业要起到中坚作用。

今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也是工信部在工程院两年的研究基础上汇总20多个部门研究起草制定的,国务院正式印发了。确立了要通过三个十年时间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目标。现在装备制造业从党和国家的高度提出来的一系列指示,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革命性的突破和跨界融合正在实施,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对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也发生了严重的巨大的影响。

李东强调,以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正在围绕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加快战略部署,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达到领先。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年受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装备制造业也展现出来下行的压力。今年1-7月份装备制造业增长达到了5.5,发电设备也出现了分化的趋势。发电设备下行压力也是进一步加大,火电和水电分别下降29.5%(音译)和6.4%。新能源中的风电提高17.3%。这些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进入新常态,装备制造业已经难再以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的模式维继了。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已经装备制造刻不容缓的趋势,也是下一步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一个关键所在。

李东说到,我想提装备要先行,产业要协作,促进能源产业发展,截止到目前,我国特高压超超临界火电,大型石化装备、核电、风电等一大批重大装备的技术水平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对于新能源等行业降低成本,提质增效,提高竞争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重大技术装备突破以后,在国际布局和国际市场开拓方面,我们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我们作为装备制造业切身感觉到,我们油气煤电新能源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都在积极参与重大技术装备工程的建设,也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宝贵的发展契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东谈到个人体会说,能源产业发展,不仅仅是看发多少电,产生了多少能源,还要看到产生这些能源的装备掌握在谁的手里,这些装备的核心命脉掌握在谁的手里,直接关系到我们能源的安全和能源的命脉掌握在谁的手里。能源装备,有其独特的特点,现在能源装备正在进行优化和升级,不断向大型化和高参数方面发展。同时在新的领域也在开发新的重大能源装备。大型化和高参数化过程中,要不断挑战现有的技术。在创新新的重大能源装备中,需要加大创新力度。等等这些如何加强行业间的协作,显得非常重要。

李东最后说,首先现在工信部会同各个部门正在抓紧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方案。围绕重大装备出台的三个指导目录实施各项政策的推进。工信部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国资委连续出版两版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提出了19个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方向。工信部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能源局共同出台了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今年工信部还和财政部,保监会联合出台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确定了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保险补偿机制。

第二通过实施03专项,04专项等一批专项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工信部和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实施了重大技术装备重点项目的融资平台政策,对重大技术装备走出去项目给予融资的优先支持。

第三工信部会同20几个部门正在抓紧制定中国制造2025,1+X的落地,其中将瞄准十大重点领域,引导社会各类资源推动优质产业发展。中国制造2025明确组织实施创新工程,强基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五大工程的实施。今年年底之前,五大工程的实施方案陆续就要发布了。在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中,包含了智能电网成套设备,核电设备等新能源设备和电力各类的装备。这些装备将会直接支撑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最近中编办明确在工信部装备司加挂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牌子。我们感到确实责任重大,我们将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部署,积极支持装备制造业,同时也为能源产业等各个用户做好服务,我相信通过能源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合作,中国能源装备也能够率先做强,为制造强国做出突出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