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有清楚准确的理解是推动其开展的前提。
首先,要明确本次革命的方向。从能源目标看,要实现由保障经济型向新型能源安全观与能源安全保障转变。从能源储运看,要实现由输电输煤型向新型储运配方式转变。从能源消费看,要实现由过度消费型向节约优先型、理性消费型转变。从能源金融看,要实现由服务能源实体产业向能源金融化转变。从国内资源开发看,要实现由“有水快流型”向“细水长流型”转变。从海外资源看,要实现由投资合作型向贸易保障型转变。从政策导向看,要实现由供给保障型向市场配置型转变。
其次,我们还要明确本次革命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能源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对能源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由强调“加快发展”到“推动”革命,实现能源发展理念转变;由重视保障供应到生产和消费并重,实现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与此同时,能源的地位也在发生转变,因此要建立起新型能源安全观,即能源环境与安全观、能源科技安全和能源经济安全观、能源供给安全观。
此外,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我国与发达国家面临的能源问题有本质区别,后者的消费总量已趋于稳定或下降,重点是向低碳过渡,而我国必须同时考虑安全、生态和低碳。二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不完全等同于能源消费革命,如无“瓶颈”限制,最终会失控。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的重点,因此要明确目标、对象和手段。三是“四个革命和加强国际合作”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核心。必须加快体制革命,包括政策引导的内容与方式、市场运作的机制与保证标准及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建立等,促进和保障能源消费、供给、技术革命和国际合作。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明确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目标。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体现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理念;全局高度综合统筹,贯穿在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处置等全过程。
二是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把节约优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约束和前提;强化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把绿色、低碳的建筑、交通体系作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重要内容。
三是显著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加大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加快发展绿色低碳能源,进一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鼓励发达地区率先推动化石能源减量清洁化利用。
四是探索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方式。通过提高能效和集约高效利用能源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把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效结合起来,建立基于市场的总量控制长效机制。
五是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革命。加快发展化石能源清洁开发利用技术,大力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进步,积极推广节能汽车、低碳建筑、高效家电等先进成熟技术和产品,提供系统性、综合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探索下一代变革性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
六是创新能源管理体制。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发挥法规标准、价格信号的导向作用,把环境监管和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能源、土地、水、矿产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等。
七是引导合理能源消费模式文化。把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勤俭节约的美德与现代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全社会形成了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014年7月29日,在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上,谢克昌院士做《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报告。本文为报告节选。)
关键词·专家解读
消费革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研究员景春梅:“能源消费革命,要将经济发展理念从追求数量和规模,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降低能源消耗的必然之举。”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能源消费革命应该从新工业革命的角度来理解,要求全社会范围内各个领域提高能效。”
供给革命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黄晓勇:“能源供给关系国家能源安全。进行能源供给革命,就是要彻底摆脱‘安全=加大供应’的错误模式。要开源节流,破解能源安全的‘内忧外患’。”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现在能源变革和低碳发展成为世界潮流,欧盟各国都在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改变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技术革命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国家最高层面将技术革命作为能源革命、产业升级的重心,以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未来在相关核心技术、核心设备研发及制造环节的投入会明显加大。”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吴新雄:“要围绕‘三个一批’,即应用推广一批、示范实验一批、集中攻关一批,加大能源科技创新力度,推动能源科技革命。”
体制革命
中电国际高级经济师王冬容:“以电力行业为例,先要界定企业不同业务性质的工作,再做好不同性质的业务和资产分离。要将发电、输配电、售电、调度、交易、送变电建设等切割清楚。界定和分离之后,才知道哪些由政府来规划和审批,哪些交给市场。二者的边界是动态变化的,总的来说是前者逐步缩小,后者逐步扩大。随着进一步厘清,竞争环节的行政化行为要变为企业的市场行为,保留在垄断环节的行政力进行转化,将控制、干预转变为引导、服务。”
国际合作
中国社科院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秘书长刘强:“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要以经济性为先导,不能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不计后果地做亏本买卖。就石油而言,无论国际格局如何变化,中东仍将是中国石油进口的第一选择,此外拉美、非洲、俄罗斯、北美都有不小的增量空间;在天然气领域,适合中国的增量则主要是中亚和俄罗斯等周边地区,以及海上LNG进口。”
四次能源革命
第一次能源革命
钻木取火的薪柴时代
远古时代,人类学会钻木取火并保留火种时,就已经具备了支配自然资源的能力,实现了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标志着人类进入以薪柴为主要能源的时代。
火被看作人类文明诞生最重要的标志,没有火的使用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有了火,人类逐渐掌握了冶炼技术,从石器时代走向铁器时代,推动了人类从原始文明迈向农业文明。
第一次能源革命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奠定了人类发展的物质与生存基础。
第二次能源革命
化石能源推动工业化
18世纪,人类利用煤炭等化石能源为原料,通过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形成蒸汽,用汽轮机推动大型机器运转,煤炭随之成为推动第二次能源革命和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源”。
与薪柴相比,煤的热量更高,可以为大型机械动力设备供能,人类逐步以机械动力大规模代替人力和畜力。
蒸汽机十分笨重,效率又低,因此人类又发明了内燃机。内燃机的使用引起能源结构的又一次变化。石油登上历史舞台,世界各国依靠石油创造了经济飞速发展的奇迹。
第三次能源革命
电气化时代改变生活
19世纪下半叶,人类解决了能源长距离传输问题,水电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的发现与利用,开启了能源利用的网络化时代。
电的发现与使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一大批使用电力的装备随之产生,大幅度提高了全社会的生产力,使人类文明进程不断提速,同时加快了全球工业化的进程。
事实证明,能源革命对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它重新塑造了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模式。
第四次能源革命
低碳智能塑造新格局
酝酿中的第四次能源革命,以新能源和信息技术融合为标志,开启了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时代。其目标是消除化石能源消费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塑造一个经济、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新格局。
第四次能源革命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解决区域环境问题,主要目标是减少煤炭的使用,加大天然气和其他清洁能源供应,次要目标是提高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程度。第二阶段的首要目标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尤其是控制碳排放总量,其次是能源的低碳化利用。(撰文:张舒雅李妍楠美术编辑:杨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